
守财奴。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凡殖财者贵以施也,不则守钱奴耳!”《太平广记》卷三六○引 唐 无名氏《广古今五行记·邓差》:“人生在世,终止为身口耳,一朝病死,安能復进甘美乎?终不如 临沮 邓生 ,平生不用,为守钱奴耳。” 宋 黄庭坚 《四休居士》诗:“富贵何时润髑髏,守钱奴与抱官囚。”《儒林外史》第九回:“穷乡僻壤,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髮衝冠。”
“守钱奴”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有钱却极其吝啬的人,常带有贬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该词形容那些虽然拥有财富,却极度吝啬、不愿合理使用钱财的人,强调对金钱的病态囤积行为。同义词为“守财奴”“看钱奴”,反义词如“败家子”。
词源与出处
近义词辨析
“守钱奴”与“守财奴”含义相同,但前者更偏向古语或书面表达,后者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更广泛。两者均对应英文中的“miser”。
文化内涵
该词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过度吝啬的批判,倡导财富应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而非单纯囤积。类似形象在《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讽刺社会现象。
《守钱奴》这个词意指一个人非常珍惜和爱惜自己的财富,舍不得花钱或者不愿意为自己或他人花费金钱。
拆分部首和笔画:“守钱奴”一词可以拆分成守、钱和奴三个部分。“守”字的部首是宀,共有5画。“钱”字的部首是钅,共有9画。“奴”字的部首是女,共有5画。
来源:《守钱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近现代汉语中。在一些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中都有描绘守钱奴的角色,他们因为非常吝啬和抠门而被人嘲笑或指责。
繁体:《守钱奴》的繁体字为守錢奴。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守字的写法为“宍”,钱字的写法为“鈐”,奴字的写法为“僉”。
例句:他是个守钱奴,从不肯花一分钱去享受生活。
组词:守寡、守株待兔、守序、守信
近义词:吝啬鬼、小气鬼、铁公鸡
反义词:大方、慷慨、大手大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