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宗族。《左传·僖公五年》:“ 晋 ,吾宗也,岂害我哉?”《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羣 为儿时, 寔 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 唐 杜甫 《吾宗》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吾宗”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吾宗”指“我们的宗族”,其中“吾”为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宗”指同姓家族或宗族。该词强调同一血缘或姓氏群体的归属感,常见于古籍文献。
《左传·僖公五年》
“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此处晋国与说话者同属姬姓,故称“吾宗”,体现宗族联盟关系。
《三国志·陈群传》
陈寔预言陈群“此儿必兴吾宗”,表达对家族后代振兴宗族的期许。
杜甫《吾宗》诗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以“吾宗”称呼同族晚辈,带有亲切赞誉之意。
“宗”在古代不仅指家族,还可引申为学术流派(如“禅宗”)或尊崇对象(如“文宗”),但“吾宗”特指血缘或姓氏关联的群体,需注意区分。
吾宗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吾”和“宗”两个字组成。
“吾”字的部首是口,总共有7画;“宗”字的部首是宀,总共有8画。
吾宗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吾宗之宫。”这里的“吾宗”意为“我的家族”。后来,“吾宗”逐渐演变为代表自己的宗派或信仰。
繁体字“吾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吾字的古代写法为“吾”,宗字的古代写法为“宗”。这两个字的形状和现代写法略有差异。
1. 我的信仰是吾宗,我必须忠于它。
2. 作为一名医生,救助病人是吾宗。
吾道、宗教、宗旨、宗师、宗族、宗教信仰等
吾派、我所信奉的信仰、吾教等
他宗、异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