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侵克的意思、侵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侵克的解释

侵克:侵害打击。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侵克贤者,诛戮降伏,谤訕仙圣,伤残道士。”

侵尅:亦作“ 侵剋 ”。侵吞克扣。 唐 元结 《再谢上表》:“今四方兵革未寧,赋敛未息,百姓流亡转甚,官吏侵尅日多。” 明 唐顺之 《牌》:“若有州县官忍心害理,逆天妬民,那移别用,侵尅入己,岂惟宪典所不容,抑亦鬼神所不恕。”《明史·宦官传二·高起潜》:“已而诸监多侵剋军资,临敌輒拥精兵先遁,诸将亦耻为之下,缘是皆无功。”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本院若还差官去糴,又差官去散,经过两番侵尅,就要少了一分军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侵克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由"侵"和"克"两个语素共同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侵"指非法占有,"克"通"剋",意为克扣。组合后表示通过不正当手段侵占、克扣他人或公共财物。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明确释义:"①侵占克扣:多指官吏贪污公帑。②掠夺他人财物。"其使用场景多见于书面文献,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特指通过职务便利或权力优势实施的非法占有行为。

从语源学角度考察,《说文解字》中"侵"字本义为渐进式占有,"克"字甲骨文象形为持械击破容器之状,二字结合形象地展现了逐步蚕食、强行占有的行为特征。在古汉语文献中,该词常见于弹劾官员的奏章,如《宋史·职官志》记载的"严惩侵克官物者"。

现代使用中,《法律用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或他人财物",常见于法律文书对贪污、职务侵占等罪行的描述。需要注意的是,该词与"侵占"存在程度差异,"侵克"特指通过渐进式、隐蔽手段实施的占有行为。

网络扩展解释

“侵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īn kè,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侵害打击
    指通过侵犯、压制等手段损害他人权益或利益。其中“侵”表示侵犯,“克”原指克制,但在此语境中引申为压制或打击。

    • 引证:晋代葛洪《抱朴子·微旨》提到“侵克贤者,诛戮降伏”,指对贤能之士的迫害()。
  2. 侵吞克扣
    指利用职权或手段非法占有、贪污财物,或克扣应发放的款项。

    • 引证:明代文献如《明史·宦官传》记载官吏“侵克军资”,即贪污军费()。

二、用法与区别

  1. 历史语境

    • 侵害打击:多用于描述对个人或群体的迫害,如《抱朴子》中的用法。
    • 侵吞克扣:常见于描述官吏腐败或经济犯罪,如明代官员贪污案例()。
  2. 异体写法
    在文献中,“侵克”也写作“侵尅”或“侵剋”,含义相同()。


三、相关成语与词语


四、使用注意事项

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例如: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抱朴子》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暗风暗盆盆本山冰屋不逞步运材分操弹承差蛏乾春度但凭胆怯打鱼调下诋讦饿餧房子繁手弓招雇脚辊雷和番何伤恢漫谏草焦寝积耻厥昭慷慨就义空相漫暗满足毛毳名垂万古密探挠虎捏搭旁征博引偏隅蚍蜉援颇激牵畏惬顺轻行凄锵扰聒日下辱诟搔痒神爷施绯拖绿谈料田七同力鸟退屈伪客问业瞎逛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