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瑙鲁(Nauru),全称瑙鲁共和国(Republic of Nauru),是一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百科释义,并结合可靠来源,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词典释义与基本信息
瑙鲁是世界第三小的国家,面积仅约21平方公里,首都为亚伦(Yaren)。其名称“瑙鲁”为音译,源自当地语言。该国以磷酸盐矿藏闻名,历史上曾因开采磷矿而经济富裕,但资源枯竭后面临经济转型挑战。瑙鲁语和英语为其官方语言,人口约1.27万(2023年数据),主要信奉基督教。
二、地理与历史背景
瑙鲁位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赤道以南约42公里处,由单一珊瑚岛构成,无正式首都,政府机构设在亚伦区。1888年被德国吞并,后由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共管,1968年1月31日独立。其磷酸盐资源在20世纪被大规模开采,导致地表环境严重破坏,现依赖外援和离岸金融业维持经济。
三、政治与国际地位
瑙鲁为英联邦成员国,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该国因接收澳大利亚离岸难民处理中心引发国际关注。2024年,瑙鲁与台湾当局“断交”并与中国复交,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四、环境与社会现状
过度采矿导致该国约80%土地无法居住,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政府通过设立“瑙鲁磷酸盐信托基金”试图恢复生态,但收效有限。国民健康问题突出,肥胖率和糖尿病患病率居全球前列。
权威参考来源:
瑙鲁(Nauru)是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具有独特的地理、历史和经济特征。以下从多角度综合解释该词的含义:
地理位置
瑙鲁位于太平洋中西部赤道南侧,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国土面积仅21.1平方公里(约22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之一,周围最近的陆地基里巴斯巴纳巴岛距离320公里,堪称“与世隔绝”。
人口与语言
人口约1.3万,以密克罗尼西亚人种为主,英语和瑙鲁语为官方语言。行政管理中心为亚伦区,未设正式首都。
殖民与独立
1798年由英国船长发现,原名“快乐岛”。先后被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殖民或托管,1968年独立。
磷酸盐经济
全岛约80%区域曾覆盖磷酸盐矿(由海鸟粪便堆积形成),20世纪依靠出口磷矿暴富,一度人均GDP超1万美元。但资源枯竭后经济衰退,现依赖外援和渔业许可收入。
高福利与健康问题
瑙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免税政策,政府提供住房。但因饮食结构改变,90%以上居民肥胖,40%患2型糖尿病,相关疾病比例全球最高。
环境与挑战
过度开采导致土地荒漠化,现需进口淡水。国防依赖澳大利亚,无军队仅有警察。
瑙鲁人以传统舞蹈和渔猎文化为特色,但因国土狭小、资源匮乏,长期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常通过外交手段获取国际援助。
如需更详细数据,可参考来源网页(瑙鲁国家概况)或(历史经济解析)。
阿没敝敝蔽锢杈杆儿成纪锤钩从长计议迪吉冬花鵽鸠饭飶烦愁旛竿风会愤王鼓叫孤僻沽直故作玄虚海气贺鬼龁吞后驾皇曾祖花生米徦狄加礼蛟水金鱼草急转直下军众麽道门匠漠不相关抹子乾颤轻日秦七溶油三星约善和失魂胆时时事职水妃舒情死生交肃森太极图膛音桃花源记踏石吐珠望拜挽引韦袍卫玉苋陆小人书歊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