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同心长命缕。 北周 庾信 《题结线袋子》诗:“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 宋 张孝祥 《点绛唇》词:“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详“ 同心长命缕 ”。
(2).指同心结。 宋 张元干 《清平乐》词:“明珠翠羽,小綰同心缕。”参见“ 同心结 ”。
“同心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同心长命缕
指古代端午节佩戴的彩色丝线,用于祈福长寿、辟邪。北周庾信《题结线袋子》提到“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宋代张孝祥词中也有“命续同心缕”的描述,均与延寿寓意相关。
同心结
象征爱情或婚姻的丝带结,表达“永结同心”之意。宋代张元干《清平乐》中“小绾同心缕”,即指恋人用丝带编织同心结作为信物。
字义溯源
“缕”本义为线状物(如“千丝万缕”),后引申为细致、详述(如“条分缕析”)。在“同心缕”中,既指丝线材质,也暗含情感绵长之意。
文学用例
诗词中常将两种含义结合,如元代程文海“巧结同心缕”,既呼应祈福习俗,又隐喻爱情誓言。
(注:综合参考多来源信息,如需完整文献可查阅、8等来源。)
同心缕(tóng xīn lǚ)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心心相印,非常合作或者思想一致。下面来分析一下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同心缕由三个部首组成:口(kǒu)、心(xīn)和纟(sī)。其中,口部首是引申出的意思,表示口齿相同、意见一致。心部首代表情感或内心。纟部首表示线。总共有10画。
同心缕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马援列传》中,形容马援和牵羊女黄氏非常和谐,心意相通。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们心心相印,团结合作,共同达成目标。
同心縷(tóng xīn lǚ)
古代汉字写作「同⻂縷」,其中「⻂」是心的古字形,表示心意相通。不过,现代汉字写作「纟」。
1. 他们同心缕,一起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2. 同心缕,才能团结一致,共创美好未来。
同心协力、同心同德、心缘、心意相通
和衷共济、心心相印、志同道合
背道而驰、各自为政、水火不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