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蝇的意思、青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蝇的解释

(1).苍蝇。蝇色黑,故称。《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於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汉书·成帝纪》:“ 建始 元年……六月,有青蝇无万数,集 未央宫 殿中朝者坐。”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青蝇侧翅蚤蝨避,肃肃疑有青飇吹。” 金 党怀英 《立春》诗:“不知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煖飞。” 鲁迅 《野草·死后》:“嗡的一声,就有一个青蝇停在我的颧骨上。”

(2).喻指谗佞。《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 驪姬 之反情。” 王逸 注:“青蝇变白使黑,变黑使白,以喻谗佞。”《后汉书·邓荣传》:“而臣兄弟独以无辜为专权之臣所见批抵,青蝇之人所共搆会。” 宋 苏轼 《祭黄几道文》:“身为玉雪,不污青蝇。”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一一四:“休矣著书俟赤鸟,悄然挥扇避青蝇。”

(3).《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弔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后因以“青蝇”为生罕知己,死无吊客之典。 唐 刘禹锡 《遥伤丘中丞》诗:“何人为弔客?唯是有青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只今一瞑无餘事,未要青蝇作弔忙。” 清 赵翼 《长洲蒋立崖明府最爱拙诗贻之以诗》:“有此神交盖未倾,一人知己足平生。他时不用青蝇弔,此日应先白犬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蝇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阐释:

一、字义解释

“青蝇”指代一类体色青黑的蝇科昆虫,常见于腐物或污秽处。《说文解字》释“蝇”为“虫之大腹者”,强调其形态特征。古代文献中,“青蝇”常与“白鸟”对举,如《诗经·小雅·青蝇》以“营营青蝇”形容蝇类纷飞之声。

二、文学典故与象征

  1. 谗言与小人喻体:自《诗经》起,“青蝇”被用作谗佞之徒的隐喻。汉代郑玄注《毛诗》称:“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暗喻颠倒黑白之人。
  2. 生死意象:王充《论衡·商虫》记载“青蝇之泪,犹人涕泣”,将青蝇与哀悼关联,后世文学中亦用以渲染悲怆氛围。

三、文化衍伸与跨时代应用

唐代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以“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暗喻忠良受诬;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记录青蝇药用,体现古代对自然生物的多元认知。现代汉语中,“青蝇”仍保留“惹人厌烦”或“污浊环境”的引申义,常见于成语及书面语。

网络扩展解释

“青蝇”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含义及用法:

一、本义

指黑色的苍蝇。因蝇体颜色偏黑得名,常见于古籍描述,如《诗经·小雅·青蝇》开篇即以“营营青蝇”形容苍蝇飞舞的嗡嗡声。


二、比喻义

  1. 象征谗佞小人
    因苍蝇具有逐臭、散播污秽的特性,古人常以“青蝇”比喻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奸邪之徒。例如《诗经·小雅·青蝇》通过“谗人罔极,交乱四国”的句子,直接指出谗言祸国的危害。后世如《楚辞》《后汉书》等文献也沿用此喻,如“青蝇变白使黑”暗指谗言颠倒黑白。

  2. 构成成语“白璧青蝇”
    该成语以“白璧”代指清白之人,“青蝇”代指佞人,比喻善恶忠奸的对立,出自唐代陈子昂的诗句。


三、典故引申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记载,虞翻感叹“死以青蝇为吊客”,意指生前少有知己,死后连吊唁者都如苍蝇般微不足道。后世遂以“青蝇”暗喻人际孤寂、境遇凄凉。


四、文学表现

在《诗经》中,“青蝇”被用作起兴意象,通过反复强调“止于樊”“止于棘”“止于榛”,暗喻谗言无孔不入的特性,强化了诗歌的讽刺与警示效果。


“青蝇”一词从具体昆虫延伸至抽象比喻,既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体现了对人性之恶的批判。其文化意涵在诗词、典故中不断丰富,成为中华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隐喻符号。

别人正在浏览...

白云謡半亩方塘边歌比手画脚不通时宜藏头伉脑谗疵澄心堂纸承休牀帷粗涩稻藳打扑大青年雕散返本还原放体分疏分外之物傅相杠首含经轰轰锵锵黄鳝翚构豁出去虎眼巾环就戮匡汲劳徕六慎庐儿露节孟叟耐人咀嚼虐谑奴才倾阤穷鼠齧貍啓右圈闭如下三损伤鸟上雨山陵圣藻试点兽心人面水事四蔽私逋特快香匙乡陌香藭萧条夏熟谷物斜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