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半亩方塘的意思、半亩方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半亩方塘的解释

[semi-mu pond] 半亩池塘,形容很小的池塘。 明· 李渔“竟不得半亩方塘为立身之地”用本义,此句引自 宋·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诗中喻指书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半亩方塘”是汉语中具有文学意象的词语,最早出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其含义可分为以下三层:

  1. 字面释义

    “半亩”指面积较小的土地(古代一亩约合现代667平方米),强调空间范围的有限性;“方塘”即方形的水塘,形容规整的水域形态。组合后字面意为“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常用于描绘田园景观(来源:《汉语大词典》)。

  2. 文学引申义

    该词在朱熹诗中喻指“人的心灵或学识”。诗中通过池塘清澈映照天光云影的景象,暗喻内心澄明或学问通达的状态。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注:“以方塘喻心源活水,乃理学诗之典范”(来源:国学网《历代诗话》)。

  3. 文化象征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半亩方塘”衍生出三重象征:

    • 自然意境:代表隐逸文人对山水田园的审美追求,如明代计成《园冶》记载江南园林常设“半亩塘”造景;
    • 哲思载体:道家以水喻道,《老子》云“上善若水”,方塘静止水面呼应“虚静生慧”的修心理念;
    • 教育隐喻:现代常借指基础教育场所,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立有“半亩塘”石碑,象征知识源泉(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为“名词性短语”,注音为bàn mǔ fāng táng,列入“古典诗词常见意象”词条。当代语言使用中多保留其文学性与隐喻特征,如作家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道:“书房如半亩方塘,容得下万千星河。”(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半亩方塘”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词义来源

  1. 本义
    指面积约为半亩(古代计量单位,半亩约合现代300平方米)的方形池塘。最初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此处通过比喻将池塘比作镜子,描绘自然景象的澄澈。

  2. 引申义
    常被用来象征狭小而安宁的生活环境,或比喻书本知识。例如:

    • 明代李渔《闲情偶寄》中写道:“竟不得半亩方塘为立身之地”,此处“方塘”指代实际的小空间。
    • 朱熹诗句中则暗喻书本如明镜般映照万物,引发对学问的思考。

二、文化内涵

三、现代应用

现多用于文学作品中,既可指代具体的池塘景观(如园林描写),也可引申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例如:“在喧嚣都市中,他独守半亩方塘,种花养鱼,自得其乐。”

权威性说明

需注意,部分网络资料(如)提到该词出自唐代杨万里,实为误引,正确出处应为朱熹的《观书有感》。建议优先参考权威文学典籍或高信度来源(如、2、3)。

别人正在浏览...

哀声长莽扯空砑光称家驰书粹冲达才大长公主钓桥帝鸿顶颠斗牛场帆颠赣娄干余骨公务员贯横从穿贯花街柳巷黄衣夫环境污染祸机简发渐积减字木兰花嘉生羁臣结实济济师师看庄浪苍老悖离馆励行龙蟠虎伏铓颖美实免赦木札飘堕飘泛千卡扦子手峭阤箐谷十力失寝兽炉説议肆然随园簌簌讨逐梯苔途陌万头攒动文阶雾术限极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