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放春的意思、放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放春的解释

(1).谓春天花木萌发生长。 唐 杜甫 《留别公6*安太易沙门》诗:“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明 何景明 《冬至》诗:“簷前白日不觉晚,山下寒梅俱放春。”

(2).旧时寒食节前的一种游春活动。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放春》:“ 蒋苑使 有小圃,不满二亩,而花木匼匝,亭榭奇巧。春时悉以所有书画、玩器、冠花、器弄之物罗列满前,戏效关扑……且立标竿、射垛及鞦韆、梭门、鬭鷄、蹴踘诸戏事,以娱游客。衣冠士女至者,招邀杯酒,往往过禁烟乃已。”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放春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放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植物萌发,春景初现
    指春天到来时,花木开始发芽生长,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例如唐代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中写道:“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描绘了白雪未融而红梅已绽放的早春景象。明代何景明《冬至》诗也提到“山下寒梅俱放春”,进一步印证这一含义()。

  2. 寒食节前的传统游春活动
    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期寒食节前有“放春”习俗,人们会在园林中赏花、饮酒、游戏。例如蒋苑使的小圃会陈设书画、冠花等物供游人娱乐,活动持续到寒食节结束()。


使用场景与延伸

需要更详细的历史典故或诗词例证,中标注的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放春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指春天来临,大地放飞,万物复苏的景象。它可以拆分为“方”、“日”、“寸”三个部首,共有13个笔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中,最早见于《楚辞·歌王宴》中。放春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放春这个词的基本结构并未改变。以下是一个例句:“春风习习,百花放春,万物复苏。”放春没有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