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reath]∶呼吸时进出的气
气息惙然。——《聊斋志异·促织》
气息仅存
(2) [美flavor;英flavour]
(3) 香气
一阵芬芳的气息从花丛中吹过来
(4) 特征或显著的优点
充满中国农村生活的气息
(5) [information]∶讯息
听此气息
(6) [odor;smell]∶气味
鼻能审气息
(7) [style]∶诗文的风格
气息渊雅
(1).呼吸;呼吸出入之气。《庄子·人间世》:“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於是并生心厉。” 三国 魏 曹植 《上书请免发取诸国士息》:“今部曲皆年耆,卧在牀席,非糜不食,眼不能视,气息裁属者,凡三十七人。”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六:“气息榻然双翅垂,犹入笼中就颜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母衰迈受惊,仅存气息,二三日不復饮食。”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这是说话时透换气息的正常方式。”
(2).指说话声气。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二折:“不寻思当街上正是哥哥睡,直背的到家来不得口好气息,倒喫顿泼拳搥。”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养气定辞,审音辨物,揣摩一时亡命小家妇女口吻气息。闻者驩咍嗢噱。”
(3).指讯息。《梁书·武帝纪上》:“ 汉口 路通 荆 、 雍 ,控引 秦 、 梁 ,粮运资储,听此气息,所以兵压 汉口 ,连络数州。” 邹鲁 《中国同盟会》:“此皆吾党气息隔絶,万能自为联合,致良恶无从而辨,薰蕕同於一器。”
(4).气味。 唐 元稹 《人道短》诗:“天能种百草,蕕得十年有气息。”《红楼梦》第四七回:“这么气息,倒熏坏了我!”《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有人説你有个眼睛可以辨五色,耳朵可以辨五声,鼻能审气息,舌能别滋味。” 闻捷 《海燕》:“我住的房子……散发着浓重的霉烂气息。”
(5).喻指习气。《花月痕》第一回:“这 明经略 ,名 禄 ……年方四十五岁,弓马嫻熟,韜略精通,而且下士礼贤,毫无骄奢气息。”
(6).指诗文的风格。 清 阮元 《与友人论古文书》:“是故两 汉 文章,著於 班 范 ,体制和正,气息渊雅,不为激音,不为客气。”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自是而后,凡为文者,语必因人,句不自造,其构思不远,而气息益臻薄弱,不復上拟古人矣。”
(7).气恼。
“气息”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展开解释,综合权威来源信息如下:
呼吸时的气体
指人体呼吸时进出的气体,常用于描述生命状态。例如:“气息奄奄”(呼吸微弱)。
气味
表示嗅觉可感知的特定味道,如自然气味或人工香气。例:“甜醉的气息”“芬芳的气息”。
风格或氛围
比喻事物中蕴含的独特情调、情感特征。例如:“乡土气息”“生活气息”。
讯息或动态
古汉语中可指代传递的资讯或形势变化,如“听此气息”(获取消息)。
古籍引用:
现代用法:
多用于文学表达,如“帝王气息”“青春气息”,强调抽象意境的渲染。
如需更完整释义或古籍原文,可参考《辞海》或《搜狗百科》。
「气息」是一个表示生命活动的气息或气味的词语。它可以用来形容人、动物或物体散发出的特定气味,也可以指代人或物的生命力和活力。
「气息」这个词的部首是「气」,由四个笔画组成。
「气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的「气」指的是生命力,「息」指的是呼吸。汇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生命活动的气息或气味的意思。
「气息」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氣息」。
在古代,「气息」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其中一种常见的写法是「气斤」,表示生命力逐渐消耗。另外一种写法是「气活」,表示生命力旺盛。
1. 她的气息温暖而甜美,让人感到舒适。
2. 这个花园散发着芬芳的气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组词:气味、气流、呼吸、生命力。
近义词:气味、气质。
反义词:无气息、死寂。
濞濞冰籁杈儿朝僚传案代码证丹砾度宗饿死漂渚凡木蜚鸟尽﹐良弓藏凤琶凤鹓枫子该遍诰命人惯盗规箴孤山鹤海况表悍逆横衣恒制拫治画旃稽参稽定竭能酒船台崛峍克丝窟岩连绵不绝流食离心离德驴友毛葫芦军绵亘母校女陪堂乔做青春客清格轻视清莹秀澈秦弄玉髯公茹古涵今入木三分三脚猫洒淅四出皖公猥僻委知文禽污染鲜肥相忆鸮心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