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期服的意思、期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期服的解释

亦作“朞服”。齐衰为期一年的丧服。旧制,凡服丧为长辈如祖父母、伯叔父母、未嫁的姑母等,平辈如兄弟、姐妹、妻,小辈如侄、嫡孙等,均服期服。又如子之丧,其父反服,已嫁女子为祖父母、父母服丧,也服期服。《梁书·袁昂传》:“ 昂 幼孤,为 彖 所养,乃制朞服。”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四:“ 天禧 四年二月壬申翰林学士承旨 晁逈 上言:诸州士人以朞制妨试,奔凑京轂,请自今卑幼朞服,不妨取解。”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吴翠凤》:“ 孙 又染疫死。 凤 抢呼如丧考妣,朞服如生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期服是中国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一种服丧规格,特指为特定亲属守丧一周年(期年)所穿的丧服,属于“五服”制度中的第二等。其核心含义与特征如下:

  1. 服制等级与时间

    期服位列“五服”第二等,仅次于最重的“斩衰”。服丧期严格规定为一周年(12个月,又称“期年”),故名“期服”。它标志着对直系长辈及近亲的深切哀悼,但哀痛程度与服丧时间低于为父母所服的斩衰(三年)。

  2. 丧服形制

    期服所用丧服称为“齐衰”(“衰”音 cuī)。其主要特征是:

    • 布料:使用粗生麻布,但布料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如缝边、齐整),比斩衰用的最粗生麻布稍显整齐,故称“齐衰”。
    • 缝边:衣襟和下摆的毛边被缝齐,这是区别于斩衰(毛边外露不缝)的关键标志。
    • 配件:通常配以用桐木等制成的简易丧杖(“削杖”),以及麻绳编织的腰带(苴绖)和麻制的首绖(丧冠带)。
  3. 主要服丧对象

    根据《仪礼·丧服》等经典记载,需服期服(齐衰期年)的主要亲属包括:

    • 父卒为母:父亲已去世,为母亲服丧。
    • 为继母:为继母服丧。
    • 为慈母:为抚养自己的庶母(慈母)服丧。
    • 为祖父母:为祖父、祖母服丧。
    • 为伯叔父母:为伯父、伯母、叔父、婶母服丧。
    • 为兄弟:为同父兄弟服丧(未嫁姐妹同)。
    • 为嫡孙:嫡长孙为祖父母(承重孙)。
    • 为妻:丈夫为妻子服丧(需父母不在世)。
    • 为姑、姊妹、侄(在室未嫁者)。
  4. 制度意义与演变

    期服(齐衰期年)是周代丧礼的核心组成部分,体现了儒家“亲亲尊尊”的伦理秩序和差等原则。其具体适用对象和细节在历代(如唐、宋、明、清)的礼典或律法中有所调整,但作为“服丧一年”的核心概念及其在五服中的等级位置基本稳定。

“期服”专指中国古代丧服制度中为期一年的服丧规格,对应的丧服是“齐衰”。它主要用于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未嫁之姑姊妹侄等近亲,以及特定情况下的母亲、妻子等服丧,是体现宗法社会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重要礼制规范。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期服”是中国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一种,指服丧期为一年(即“朞年”)的丧服,属于“五服”中的第二等“齐衰”(zī cuī)。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等级

期服是“齐衰”丧服的一种表现形式,需穿戴粗麻布制成的衣物,缝边整齐(故称“齐衰”),服期通常为一年。

2.适用对象

根据传统礼制,需服期服的对象包括:

3.特殊情形

4.历史背景

期服制度在历代有所调整。例如宋代曾规定,若服丧期与科举考试冲突,士子可免服期服以应试(《燕翼诒谋录》记载)。南朝《梁书·袁昂传》也提到袁昂为养父制期服的案例。

5.与其他丧服的区别

五服按亲疏分为斩衰(三年)、齐衰(一年至三月)、大功(九月)、小功(五月)、缌麻(三月)。期服属于齐衰中服期最长的一类,仅次于最高等级的斩衰。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丧服制度的具体分类或文献案例,可参考《仪礼·丧服》或《梁书》等史料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禅和子晨餐仇英存亡安危怠疑调假吊脚楼儿大不由爷翻倒反覆纺锭分厘毫丝纷淆芣苡甘旨膏场綉浍皋鸡槁杌贯斗双龙官刑寒意河魁喉蛾渐化酒铺积刑眷命两来子鳞屑流通券六通四达落籍梅月圆命分难爲前哨战齐讴煞场扇庖身源狮子头水灯水渰老鼠输泻肆长贪主天旋头厅托肺附外外妄念望舒辒凉车鲜服详拟鲜规小眠枭凶霞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