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切字的意思、切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切字的解释

即反切。用两个字拼切出另一字的读音。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声韵》:“ 周顒 好为体语,因此切字皆有纽,纽有平上去入之异。”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经籍艺文·切字》:“又曰切字本出於西域。 汉 人训字,止曰读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如‘不可’为‘叵’、‘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似西国二合音,盖切字之原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封氏闻见録》曰切字始於 周顒 ……余按: 汉 末 涿郡 高诱 解《淮南子》、《吕氏春秋》,有‘急气、缓气、闭口、笼口’之法。盖反切之学,实始于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切”字的汉语释义详解

一、字源与基本义

“切”为形声字,小篆字形从“刀”、“七”声,本义指用刀分割物体。《说文解字》载:“切,刌也。从刀,七声。” 其核心含义始终围绕“刀锋接触物体”,引申为贴近、迫切等抽象概念。

二、现代常用义项

  1. 动词:分割

    • 本义:用刀将物体断开。

      :《礼记·少仪》有“切葱若薤”之句,指切割食材。

    • 引申:数学中指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一点,如“切线”。
  2. 动词:贴近、符合

    • 强调紧密无间。

      :“切身利益”指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利益;“切题”指言论紧扣主题。

  3. 形容词:急迫、强烈

    • 形容情感或需求急切。

      :《论语·子张》“切问而近思”,朱熹注“切”为“急迫”(《四书章句集注》)。

    • 现代用例:“迫切需求”“言辞恳切”。
  4. 副词:务必、一定

    • 表强调或告诫。

      :“切忌”指必须避免,“切记”指务必牢记。

三、特殊读音与用法

四、文化内涵

  1. 中医学:“望闻问切”之“切”指按脉诊病,体现身体接触与感知(《黄帝内经·素问》)。
  2. 音韵学:“反切注音法”以二字拼读,如“冬,都宗切”,为古代重要注音手段。

引用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2. 《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切字”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和读音。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基本含义

  1. 反切注音法
    “切字”最核心的含义是古代汉语的注音方法“反切”,即用两个汉字的读音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例如,用“德红切”注音“东”字,取“德”的声母和“红”的韵母及声调组合。

  2. 读音与演变

    • 在反切中,“切”读作qiè(四声),与“切脉”的“切”同音。
    • 古字“七”原表切割义,后加“刀”旁分化出“切”,本义为用刀切断(读qiē),后引申出贴近、急迫等含义(读qiè)。

二、应用场景

三、示例与延伸

四、注意事项

若需进一步了解反切规则或具体字例,可参考《广韵》《切韵》等传统韵书,或查阅语言学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般肠便媚必恭必敬诚惶诚恐瞠然自失澄远赤膊船赤神充饥筹椀错莫挫气麤壮丹心电耀斗絶一隅妒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卦名诗泓浄洪胀猴年槐色鳇糟虎背熊腰回异建章宫角鲤酒湩巨巾巨髦璘玢陆机雾漫涎冒混媚笑溟冷牧羊坡谷潜默三好两歹三雅池生发未燥时复间霜期水磨腔蒴轴太牢公探问腾名微的痿疲僞体文献无惮武人侮人乡心习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