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企鹅的意思、企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企鹅的解释

[penguin] 企鹅科的各种短腿而不会飞的水鸟,产于南半球,在陆地上直立而笨拙地行走,身上披覆短、硬、鳞形的羽,主要食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

详细解释

水鸟名。体长约一米,嘴很坚硬,头和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足短,尾巴短,翅膀小,不能飞,善于潜水游泳,在陆地上直立时象有所企望的样子,多群居在 南极洲 及附近的岛屿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企鹅"是汉语中对于南极及南半球部分海域特有鸟类的专称。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企"字本义为踮起脚跟站立,形象描绘了企鹅直立行走时身体前倾的形态特征。该词最早见于清代文献《海国图志》,用以描述南半球发现的这种特殊鸟类。

从动物分类学角度,《中国鸟类志》明确指出企鹅属于企鹅目企鹅科,现存18个物种,具有退化呈鳍状的前肢和防水羽毛,属于不会飞行的海鸟。其生理结构高度适应极地环境,皮下脂肪层可达3厘米,体温调节系统能抵御-40℃严寒。

《世界地理百科》记载企鹅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及南非、澳大利亚、南美洲的寒流海域。其中体型最大的帝企鹅站立高度可达120厘米,而最小的蓝企鹅仅有30厘米。独特的集群繁殖行为表现为每年冬季数千只个体组成的繁殖群。

在文化象征层面,《世界文化符号辞典》收录企鹅作为南极生态保护的标志性物种,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常见于儿童读物和环保宣传。现代汉语中"企鹅"一词也衍生出比喻用法,形容穿着正式西装的人物形象。

网络扩展解释

企鹅是鸟纲企鹅目(Spheniscidae)所有物种的通称,属于不会飞行的海洋鸟类,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 形态特征

    • 身体呈流线型,背部黑色、腹部白色,羽毛短且呈鳞状,羽毛间存留空气层以保温。
    • 前肢退化为鳍状翼,适合划水;腿短且位于身体后部,趾间有蹼,陆上行走时呈直立姿态。
  2. 分布与习性

    • 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尤其南极洲及周边寒冷海域。
    • 擅长游泳,速度可达每小时25-30公里,潜水深度超过500米。
  3. 食性与生态

    • 以海洋生物为食,包括磷虾、小鱼、乌贼等。
    • 寿命较长,如帝王企鹅可存活20-30年。
  4. 词源与文化

    • 中文名“企鹅”源于其站立时昂首姿态似“企望”。
    • 拉丁学名“Spheniscidae”源自希腊语,意为“楔形”(指身体形状)。

误区澄清:有观点误将企鹅归为哺乳动物,但生物学分类明确其为鸟类。其恒温特性与羽毛结构均符合鸟类特征。

如需更详细分类或具体物种信息,可参考、6、10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慠达北京边笳辨舌踩水仓龙産科雌答刺斫摧剉当捐雕斫鼎力相助遁名改作二尊方巾气番落刚戾自用浩广和山洪源祸乱滔天忽若渐积建子月惊喜若狂炯晃饥殍捐躯殉国郡閤林道人临时施宜笼着手慢倍曼长满腹珠玑藕花磐磨譬执秦晋之好圈识权帖去伪存真虱蚁数黑论黄死鬭损减索绹溏浃桃卯淘物添都铜焦通视味美思午衙险恶贤抗显王小来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