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逋缗的意思、逋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逋缗的解释

拖欠的税钱。《太平广记》卷一九三引 唐 皇甫□ 《原化记》:“主召问罪轻重。吏云:‘此囚人所累,逋緡未纳,餘无别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逋缗”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由“逋”和“缗”二字组合而成,需分别解析:

  1. 逋(bū)
    本义为“逃亡、逃跑”,如《说文解字》释为“亡也”。后引申为“拖欠”,常用于指未按时缴纳的赋税或债务,如“逋欠”“逋租”。

  2. 缗(mín)
    原指古代穿铜钱的绳子,后成为货币单位,一缗即一千文钱(如《宋史》载“钱千为一缗”)。此外,“缗”也指代税收或款项,如“算缗”为汉代的一种财产税。

合释:
“逋缗”字面可理解为“拖欠的钱款或赋税”,常见于古籍中描述财政、税务相关的语境。例如:“追征逋缗”即指追缴拖欠的税款。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若在文献中遇到,需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确认具体含义。

由于未搜索到直接对应的文献用例,以上解释基于单字释义的合理推演。若您有具体出处或语境,可进一步补充以便精准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逋缗 (bū líng) 是一个汉字词语,下面给出各部分的解释和相关信息: 1. 意思:逋指逃亡、离散,缗表示财物。逋缗合在一起,指逃亡带走的财物。 2. 部首和笔画:逋的部首是辶,缗 的部首是缶。逋的笔画数为11,缗的笔画数为16。 3. 来源:逋缗是由两个相近意义的字组合而成,表示逃亡带走的财物。 4. 繁体:逋缗的繁体字和简体字相同,没有繁体版本。 5. 古时候汉字写法:逋和缗在古代汉字中的书写形式与现在基本相同。 6. 例句:他被发现时已经带走了大量的逋缗。 7. 组词:逋情、逋民、逋者。 8. 近义词:财物、财富、财产。 9. 反义词:归还、归还物。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