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纬谶的意思、纬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纬谶的解释

纬书和图谶的合称,也称谶纬。谶书诡为隐语,预言吉凶,荒诞尤过于纬。《隋书·经籍志一》:“説者又云, 孔子 既叙六经,以明天人之道,知后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纬及讖,以遗来世。” 清 朱彝尊 《说纬》:“纬讖之书,相传始於 西汉 哀 平 之际,而《小黄门譙敏碑》称,其先故国师 譙赣 ,深明典奥、讖録、图纬,能精微天意,传道与 京尹明 ,则是纬讖远本於 譙氏 、 京氏 也。徵之於史,如‘亡 秦 者 胡 ’、‘明年 祖龙 死’、‘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已为纬讖兆其端矣。”参见“ 纬书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纬谶(wěi chèn),是中国古代谶纬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依托儒家经义、假托天命或圣人之言,以神秘预言和符瑞灾异解说政治人事的文献或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将自然现象、社会变动与天命、人事相联系,带有强烈的政治预言和神学色彩。

  1. 基本定义与构成

    “纬”原指与“经”相对的横线,引申为对儒家经书(如《易》、《书》、《诗》、《礼》、《乐》、《春秋》)的旁支解释和神秘化演绎,即“纬书”。“谶”指预言吉凶祸福的隐语、符记或图箓,常假托神灵或圣人之名。因此,“纬谶”合称,指那些附会儒家经典、以预言形式出现的图箓、符命、隐语等文献及其所代表的思想体系《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历史背景与核心内容

    纬谶之学兴起于西汉中后期,盛行于两汉之际(特别是王莽篡汉与光武中兴时期),至东汉达到顶峰。它结合了先秦以来的阴阳五行、天人感应思想以及方术、占卜等内容。纬谶文献常宣称包含孔子或其他圣贤的“微言大义”或“未来预言”,内容涉及:

    • 天命转移:预言朝代更替(如“刘秀发兵捕不道”预示光武帝兴起)《后汉书·光武帝纪》。
    • 符瑞灾异:将自然现象(如日食、地震、祥瑞出现)解释为上天对人间政治的嘉奖或警示。
    • 圣王形象:描绘理想帝王的特征和受命之符。
    • 经典阐释:对儒家经典进行神秘化、宗教化的解读。
  3. 主要特点

    • 依附经学:以儒家经典为依托,对其进行穿凿附会的神学化解释。
    • 预言性质:核心功能是预测未来,尤其是政治兴衰和帝王更替。
    • 神学色彩:充满神秘主义,假托神意或圣人之言,具有准宗教性质。
    • 政治工具性:常被统治者或政治野心家利用,作为证明自身统治合法性或攻击对手的舆论武器(如王莽、刘秀均利用谶纬称帝)钟肇鹏《谶纬论略》。
  4. 影响与衰落

    纬谶在东汉被奉为官方意识形态,与经学(今文经学)紧密结合(合称“谶纬神学”),对当时的政治、学术、社会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其内容荒诞驳杂,穿凿附会,缺乏理性基础,也遭到桓谭、王充、张衡等有识之士的批判。

    自魏晋南北朝起,纬谶逐渐受到官方压制。隋炀帝即位后(公元605年),鉴于谶纬对政权的潜在威胁,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搜缴、焚毁谶纬之书,“自是多散亡”,纬谶之学自此基本中绝,相关文献大多失传,仅有零星佚文保存在类书或古注中《隋书·经籍志》。

  5. 学术价值与批判

    纬谶文献虽多荒诞迷信,但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内容也保留了部分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神话传说以及汉代经学思想的片段,对研究汉代思想史、社会史、经学史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代学者研究纬谶,主要侧重于其思想史意义和历史背景分析,而非其预言内容本身金春峰《汉代思想史》。

网络扩展解释

“纬谶”是汉语中的复合词,指“纬书”与“谶书”(图谶)的合称,属于中国古代谶纬学说的范畴。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分解

  1. 纬书
    汉代附会儒家经典(六经)所作的神秘预言类书籍,与“经书”相对,内容多涉及天文、历法、灾异等,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例如:《诗纬》《书纬》等,假托孔子所作,实为后世方士编撰。

  2. 谶书(图谶)
    以隐语、符号或图像形式预言吉凶的文本,内容更为荒诞离奇,常被用于政治预言。
    例如:王莽篡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均借助谶语造势。


二、历史背景


三、现代视角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隋书·经籍志》或汉代典籍中的相关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鼻凹糖比兴潮银澄静宠服锄除觕朴答孩达噜噶齐靛蓝定限帆腹方佯风教风快風門负冰抚理棺槥官僚资本主义过从海産毫不讳言厚币溷浊家妇鸡鸣进士科金印紫绶韭菹急性子老百姓淩节貌言面起饼靡腜缗襁蟠编偏心牵板憩脚清补青琅编青箓轻笑气扑扑丘八鬈曲三形觞弊圣帝明王实语衰相私廐死声活气缩紧头敌浯屿误植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