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科白的意思、科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科白的解释

[actions and spoken parts in classical Chinese drama] 戏曲中角色的动作和道白

详细解释

(1).戏曲角色的动作和道白。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杂剧传奇,更拓前规……丰於篇幅,则致无不尽;实以科白,则意无不显,可谓有容之词章,有韵之説部也。”

(2).指戏曲中的说白。《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又把头上那个道笠儿望下遮了一遮,便按住鼓板发科道……他説完了这段科白,又按着板眼,拍那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科白"是传统戏曲术语的复合词,由"科"与"白"两个表演元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科"指古代戏曲中角色的动作表演程式,例如《元曲选》注解说"科者,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身之所行皆谓之科"。现代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指出这种表演规范源自宋金杂剧院本的"科泛"传统。

"白"则特指戏曲中的念白,区别于唱腔部分。《辞海》将其分为"韵白"与"散白"两种形态,其中韵白需依特定音韵节奏,常见于昆曲、京剧等剧种;散白则接近生活语言,多用于地方戏曲。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强调"唱曲难而易,说白易而难",突显念白在戏曲表演中的独特地位。

在具体运用中,"科白"体系形成于元代杂剧,至明清传奇发展成熟。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曲律》记载:"科白叙事,宾白须定场白、对口白之别"。现代戏曲研究显示,科白艺术在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周信芳的《徐策跑城》等经典剧目中达到新的美学高度。

网络扩展解释

“科白”是戏曲术语,主要用于描述传统戏曲(如元杂剧、昆曲、京剧等)中角色的动作和道白。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科白由“科”和“白”两部分组成:

    • 科:指戏曲中的动作表演,包括身段、表情、手势等程式化动作(如“哭科”“笑科”)。
    • 白:即道白,分为韵白(有节奏的念白)和散白(口语化的对白)。
  2. 历史背景
    该词始于元代杂剧,元人曲本中已有明确记载,明清时期进一步规范化。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提到“发科道”,即通过科白推进剧情。

  3. 艺术功能

    • 叙事与抒情:通过动作和语言展现人物性格及情节发展。
    • 程式化表达:动作和道白均遵循固定程式,如“打躬科”表示行礼,“背云”表示内心独白。
  4. 现代应用
    在京剧等传统戏曲中,科白仍是表演核心,需演员兼具唱、念、做、打的综合能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戏曲术语,可参考权威戏曲辞典或元杂剧剧本(如《窦娥冤》)中的科白标注示例。

别人正在浏览...

跋疐百度霸说北伐宾属材杰畅惬酬偿触目从翁丹侣地榆杜蔽渎武放对焚躬福马林古烈滚算蟥蛢护逻混混沌沌僵桃代李佳人进致局天扣地矿坑棱锐劣丈刘晏粟卵床録籍簏箱马列主义冒居马鬐木质能迩鸟葬沛泽瞧得起桥洞敲朴青草缛彩上法舍近求远诗龛师心四楞死权掏包提包廷选通香木驼钩迕犯武进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