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钩锁的意思、铁钩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钩锁的解释

亦作“ 铁钩锁 ”。中国画用笔的一种技法。笔势往来,如用铁丝纠缠。 南唐后主 李煜 善用此法,与 唐 柳公权 书法的用笔极为相近。 宋 黄庭坚 《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江 南铁钩锁,最许 诚悬会 。”自注:“世传 江 南 李主 作竹,自根至梢极小者,一一鉤勒成,谓之铁鉤锁。自云惟 柳公权 有此笔法。” 清 查慎行 《高斯亿为余画竹以诗报之》:“忽然幻作铁钩锁,世有 诚悬 应识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钩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由“铁”“钩”“锁”三个字构成,在不同语境下可指具体器物、军事阵法或书法笔法。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历史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本义:铁制的钩状锁具

指古代一种以铁铸造、带有钩状结构的锁具或刑具,强调其坚固与束缚功能。

例证:

《汉语大词典》释“钩锁”为“亦作‘钩锁’。锁的一种。锁身有钩,用以钩挂”。铁质钩锁多见于古代牢狱或城门防御设施,如《水浒传》中“铁叶裹门,上悬铁钩锁”的记载。


二、军事术语:钩形防御阵法

特指古代军队布阵时采用的钩形连锁阵型,通过兵器或盾牌相互钩连形成整体防线。

例证:

宋代兵书《武经总要》载:“铁钩锁阵,以盾钩相衔,如环无端,人马莫能犯。”此阵法通过器械钩连增强防御稳定性,多见于对抗骑兵冲锋。


三、书法笔法:刚劲连贯的运笔技法

在书法理论中,喻指笔势刚健如铁、转折处锐利如钩、笔画间连绵如锁的书写风格。

例证:

宋代黄庭坚《书史》评颜真卿楷书:“如铁钩锁,骨力深稳,转折处锋芒不露而气脉贯通。”形容笔画间内在勾连的力道与结构严谨性。


四、关联考据

  1. 与“锁子甲”的关系:

    部分学者认为“铁钩锁”可能引申自“锁子甲”(链甲),因其环环相扣的结构类似钩锁阵法(《中国古代兵器图鉴》)。

  2. 语用演变: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见,但“钩锁”仍用于描述机械工程中的联动装置(如起重机钩锁系统),保留“钩连固定”的核心语义(《现代汉语词典》)。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武经总要》(中华书局点校本)
  3. 《书史》(黄庭坚,收录于《中国书画全书》)
  4. 《中国古代兵器图鉴》(文物出版社)
  5.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铁钩锁”一词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中国画技法术语(主要来源)

指一种传统绘画用笔技法,特点是笔势刚劲连贯,线条如铁丝般纠缠勾连。该技法由南唐后主李煜首创,并被认为与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笔法有相似之处。
典型例证:宋代黄庭坚在《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中提到“江南铁钩锁”,并自注李煜画竹时“自根至梢一一勾勒成”的技法特点。

二、锁具类型(次要来源)

指一种由铁钩和锁体组成的物理锁具,通过钩齿咬合实现锁闭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常见于防盗场景。不过此解释的权威性来源较少,且多为网络非专业描述。

补充说明

部分词典类网页(如、3、5)仅标注该词为互见词条,未提供具体释义;而提到的“形容关系紧密”的成语用法,在权威文献中未见广泛佐证,需谨慎参考。建议优先以绘画术语为核心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山温泉包袱皮不欺闇室不寻俗财制晨炊乘潮碜可可大考箪食豆羹导诱冬葱冻风囮子反光镜房苑府差杆棒刚悻高朗格王惯口骨董铺黑款画麒麟嚼铁咀金纪昌靖志捔力句偈巨手克协了似蛚蛬凌晓贫煎钱过北斗,米烂成仓清放齐味羣鬭扰冗容宽睿达三寸之辖山奥善没守常水云身丝簧磃氏馆贪歡檀袖土阶望影揣情玩延文衮无何乡缿筒衔芦携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