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门人应遵守的规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愚意如此説一遍,説得 文若虚 与 张大 跌足道:‘果然是客纲客纪,句句有理。’”
“客纲客纪”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说明:
1. 基本释义
指出门在外者应遵守的规矩或经验,多用于形容旅行者、客居他乡者的行为准则。该词由“客”(外来者)与“纲纪”(法度、规则)组合而成,属于并列式结构。
2. 出处与例句
最早见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愚意如此说一遍,说得文若虚与张大跌足道:‘果然是客纲客纪,句句有理。’”,此处强调经验之谈的实用性。
3. 词义延伸
4. 现代应用
现今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形容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例如:“他走南闯北多年,深谙客纲客纪。”
注意:该词属于较冷门的古语词汇,日常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
客纲客纪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待客规矩和接待客人的规矩。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拆分部首分别是“纟”和“示”,笔画分别为9画和5画。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文化中的待客之道。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注重待客之礼,视客人如贵宾。客纲就是指待客的规矩,而客纪则是指接待客人的规矩。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语“客纲客纪”。
在繁体字中,客纲客纪的写法是「」。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字的形状和结构有所变化。例如,现代的“示”字在古代是写作“礻”,“客”字的古代写法为“十从口”。
例句:
他非常重视客纲客纪,每次接待客人都非常周到。
组词:
待客之道、宾客盈门、招待所、接待处
近义词:
礼待、礼贤下士、迎宾待客
反义词:
冷淡、拒之门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