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把酒从酒器中倒出来。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布奠倾觴,哭望天涯。”
(2).尽觴。谓畅饮。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已分生死诀,乍见为倾觴。”《花月痕》第十四回:“瞧那緑叶纷披,度着坑上内外的花香,就不倾觴,也令人欲醉了。”
“倾觞”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详细解析:
倒酒动作
指将酒从酒器中倾倒出来,常用于祭祀或宴饮场景。如唐代李华《吊古战场文》中“布奠倾觞,哭望天涯”,描述以酒祭奠亡者的场景。
畅饮行为
引申为尽情饮酒,如清代陈梦雷诗句“乍见为倾觴”,以及《花月痕》中“绿叶纷披……令人欲醉”的描写,均体现饮酒时的酣畅状态。
多见于古典文学及诗词,如祭祀描写、友人相聚或借酒抒怀的语境,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具体含义。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吊古战场文》《花月痕》等古籍用例及多部词典释义。
倾觞(qīng shā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倾(倾泻)部和觞(shāng)部。
倾这个字的汉字拆分部首是忄心旁,它的笔画数是3画。忄心旁意味着此字与情感、内心相关。觞这个字的汉字拆分部首是觟角旁,它的笔画数是13画。觟角旁意味着此字与酒器、饮酒相关。
《倾觞》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时候,宴会或庆祝活动中,人们常常会将酒倒满觞器,然后把它倾斜,以示敬意。因此,“倾觞”这个词引申为举杯祝酒,表示庆祝和祝福之意。
《倾觞》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傾觴」。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倾字的古代写法为「傾」,它的写法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而觞字的古代写法是「觴」,它的字形也与现代写法略有差异。
以下是一个例句:
他举起酒杯,倾觞向所有的同学祝福。
组词:倾心、倾听、倾斜。
近义词:举杯、祝酒、庆祝。
反义词:敬酒不吃吃罚酒、举觞不用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