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oken mirror;separation of couple] 打破的镜子。比喻夫妻分离
试问古来几曾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1).《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 汉 东方朔 《神异经》:“昔有夫妇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后遂以喻夫妇分离。 唐 元稹 《古决绝词》之二:“感破镜之分明,覩泪痕之餘血。” 明 陆采 《明珠记·授计》:“得老丈万死一生,成就好事,使 德言 之破镜復合,都护( 崔护 )之桃花再开,粉骨碎身,何可报答。”《花月痕》第四一回:“除非化作频伽去,破镜无端得再圆。” ********* 《离乱杂诗》之四:“月正圆时伤破镜,雨淋铃夜忆归 秦 。”参见“ 破镜重圆 ”。
(2).喻残月。《玉台新咏·古绝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元 袁桷 《次韵继学竹枝宛转词》之二:“闻郎腰瘦寄当归,望尽天边破镜飞。”
(3).亦作“ 破獍 ”。传说中的恶兽名。《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梟,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 黄帝 欲絶其类,使百物祠皆用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破镜乃凶逆之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梟鸟食母,破獍食父,均不孝之物也。”
(4).传说中的恶鸟名。《楞严经》卷七:“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后以喻凶恶的人。 章炳麟 《沉荩哀辞》:“破镜羣翔, 国藩林翼 。”
“破镜”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字面和深层文化两层含义,其解释如下:
指破裂、破碎的镜子。
镜子由易碎的玻璃或金属制成,一旦破损便难以复原,因此“破镜”直观描述镜子物理状态的损坏。该用法在古今文献中均有体现,如描述物品损毁或战乱中家宅被毁的场景。
核心寓意:夫妻分离或感情破裂
此义项源于中国著名典故“破镜重圆”,出自唐代孟棨《本事诗·情感》:
南朝陈将亡时,驸马徐德言预料夫妻恐被乱兵冲散,遂将铜镜劈为两半,与妻子乐昌公主各执一半,约定他日凭镜重逢。后陈亡,乐昌公主被掳入隋朝权臣杨素府中。徐德言颠沛流离至长安,见市集有人叫卖半镜,与己之半镜相合,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闻之感动,终使二人团聚。
象征意义延伸:
权威参考来源:
“破镜”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核心比喻义 指打破的镜子,象征夫妻分离。该意象源自汉代《神异经》记载的典故:一对夫妇离别时将铜镜破为两半,各执一半作为信物。此用法常见于成语「破镜重圆」,如林觉民《与妻书》中「试问古来几曾破镜能重圆」,表达对夫妻离散后能否重逢的感慨。
二、神话传说义
三、文学引申义
需注意:现代主要使用其「夫妻分离」的比喻义,其他含义多出现于古籍或特定文学语境。
袄子抱肚八十一元士鞴炭兵马俑步卒蹅蹅忽忽茶壶除名黨社丹皂动使洞箫遁迯二后附炎趋热高结光演匦牍还骂解危敬服羁押髻云橛株驹军力馈送魁颜坤成量入为出寥宇隆政茅厂明农牧守沤点平心易气青田核覃霈秦山核电站侵收气壮河山取乱存亡散赐三牙伞子盐赏纳商品十八姨恃凭尸乡首告寿具疏理思想交流晚秋作物魏花僞情微隙五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