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例监的意思、例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例监的解释

监生名目之一。 明 清 时,由援例捐纳取得监生资格的称为例监,亦称捐监。《明史·选举志一》:“例监始於 景泰 元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明史·选举志一》:“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廕监;捐貲曰例监。”参阅《清史稿·选举志七》。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例监”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监生资格,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定义

例监指通过捐纳财物(如粟、马、银钱等)获得国子监监生资格的人,亦称“捐监”。该制度始于明代景泰元年(1450年),最初为解决边关粮草短缺问题,允许民间捐纳换取监生身份。

二、监生分类

明清监生主要分为四类:

  1. 举监:通过科举考试的举人入国子监;
  2. 贡监:地方官学选拔的生员(秀才)入监;
  3. 荫监:官员子弟凭父辈功勋入监;
  4. 例监:通过捐纳财物入监(属非科举途径)。

三、历史背景

明代因战事频繁,国库紧张,遂开放捐纳制度。清代延续此制,但限制人数,如明代初期规定“限千人止”。例监虽可参与科举或直接入仕,但社会地位低于科举正途出身的监生。

四、相关概念

五、延伸阅读

“监”字本义为督察(如“监察”),后衍生出“监狱”“监生”等含义。在例监制度中,“监”特指国子监生员身份。

网络扩展解释二

《例监》的意思

《例监》(lì jiān)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按照例子进行监督或管理。

拆分部首和笔画

《例监》的部首是"⺈",总计6个笔画。

来源

《例监》的拼音为lì jiān,"例"来自于"例子","监"来自于"监督",结合在一起表示按照例子进行监督或管理。

繁体

《例监》的繁体字为《例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例监》字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基本相似,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书写风格,有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变化。

例句

1. 我们需要加强对项目执行的《例监》,以确保进度按计划进行。

2. 这个公司的《例监》制度非常严格,对于所有员工都很公平。

组词

1. 例子:表示用来作为参考或参照的事物。

2. 监督:表示对某事物进行管理或监管。

3. 监察:表示对某种情况或行为进行监视或审查。

近义词

1. 样本:表示用来作为参考的事物,常用于科学实验、研究等领域。

2. 规范:表示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则进行监督或管理。

反义词

1. 放任:表示不进行监督或不限制的态度。

2. 放浪:表示不受监督或不受限制地行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