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害的意思、火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害的解释

火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巴 地势刚险,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法苑珠林》卷三三:“金刚不幸,不觉失火,大小烧尽,适棺歛讫。不审何罪,遇此火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火害"是汉语中一个相对少用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由火灾或火引发的破坏、损害或灾害。它强调火作为一种破坏性力量所带来的负面后果。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指火灾造成的损害或灾害。

二、单字溯源与构词逻辑

  1. 火:

    《说文解字》释为"毁也",本义指燃烧现象,引申为紧急、危险状态(如"火急")。

  2. 害:

    《说文解字》释为"伤也",本义为损伤、祸患。

    二字组合后,"火害"直指火引发的损伤性事件,构词逻辑清晰。

三、扩展含义与应用场景

  1. 直接灾害:

    指建筑物、森林等因火灾导致的焚毁(例:古籍《宋会要辑稿》载"汴京火害,延烧千家")。

  2. 衍生影响:

    包括火灾引发的环境污染(如烟尘)、生态破坏(如森林火害)及社会损失(如《中国灾害志》所述"火害致流民失所")。

  3. 专业领域用法:

    消防术语中,"火害防控"指火灾预防与损害控制(参考《消防科学辞典》)。

四、古籍与权威文献用例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纸质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2.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点校本),清代段玉裁注。
  3. 《中国灾害志·综合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
  4. 国家标准《GB/T 5907-1986 消防基本术语》,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5. 《宋会要辑稿》(电子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火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火害(拼音:huǒ hài)指火灾,即因火失控引发的灾害。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现代汉语更常用“火灾”一词。

出处与用法

  1. 古籍记载

    •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提到:“巴地势刚险,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
    • 《法苑珠林》卷三三记载:“金刚不幸,不觉失火,大小烧尽……遇此火害。”
  2. 现代示例

    • 在工程材料测试中,如“高温火害及冻融循环试验”。
    • 消防宣传中强调“消灭火灾隐患,脱离火害”。

补充说明

“火害”是古汉语中对火灾的表述,现代使用较少,但可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专业场景。如需进一步了解现代火灾的定义与分类,可参考消防相关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拔海半除北京大学辩难逼晚拆台肠臃镵削扯顺风旗弛力吃语诗冲风辞人带电大渐捣鬼短檝端壹返迷腹稿夫马歌笑核儿卉炜检勾简缺皭白惊耳激醒蹶机开治渴涸栏槛令妇灵谷临街六牙龙亶石隆兴和议脔脍面环名不虚得凝碧池暖热抛沦清靡穷塞取憎深闭固距省略号省损手额率土大将军太清宫乌蜑户五月粜新谷物值香溪小哥子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