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堂封的意思、堂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堂封的解释

(1).宰相的封邑。《新唐书·源乾曜传》:“时议者言:‘国执政所以同休戚,不崇异无以责功。’帝乃詔中书门下共食实户三百,堂封自此始。” 宋 王溥 《五代会要·中书门下》:“ 梁 开平 五年二月敕:‘食人之食者忧人之事,况丞相尊位,参决大政,而堂封未给,且无餐钱,朕甚愧之。’”

(2).坟墓。语出《礼记·檀弓上》:“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郑玄 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此 子夏 述 孔子 论墓葬之言。故后以“堂封”指称坟墓。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诗:“三亩空留悬磬室, 九原 犹寄若堂封。” 明 章懋 《陕西副使静虚潘公墓志铭》:“查山鬱鬱,堂封纍纍。公归於此,百世是思。” 明 李东阳 《息庵》诗:“扫开苍翠凿孱颜,自作堂封更堵环。颇似 王樵 为茧室,不劳 齐景 泣 牛山 。”参见“ 堂斧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堂封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古语词,主要涉及古代官制与建筑领域,具体释义如下:

一、古代官制含义

指宰相的封邑。唐代为表彰宰相功绩,常赐予封地,称为“堂封”。此制源于《周礼》宰夫“掌其牢礼委积”之职,后演变为对宰相的专属封赏制度。

例证:

《新唐书·韦嗣立传》载:“(嗣立)承庆自凤阁舍人以疾去,嗣立代为侍郎,与兄平章事。父子兄弟相代为相,世罕其比。韦氏自居京兆,堂封四叶。”


二、建筑领域含义

指坟墓的封土或墓冢。古代贵族墓葬封土呈覆斗形,形似堂基,故称“堂封”。此用法多见于丧葬礼仪文献,体现古代“事死如事生”的礼制思想。

例证:

《礼记·丧大记》郑玄注:“堂封,筑土为垄象堂形。”描述诸侯墓葬封土规格。

宋代王禹偁《翟使君挽歌》云:“堂封犹阻瘴,陇树已栖烟。”以“堂封”代指墓冢。


三、文化关联

堂封制度与建筑形制均体现封建等级秩序:

  1. 官制层面:堂封大小与宰相品级对应,《唐六典》规定“亲王食邑万户,三公以下递减”。
  2. 丧葬层面:《仪礼》规定“天子堂高九尺,诸侯七尺”,墓葬封土高度象征身份地位。

学术参考来源:

  1. 《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
  5. 《唐六典》(中华书局笺注本)

(注:因古籍原典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出版社版本信息以确保学术可溯源性。)

网络扩展解释

“堂封”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宰相的封邑

指古代皇帝赐予宰相的封地或食邑。这一用法起源于唐代,《新唐书·源乾曜传》记载,唐玄宗曾下诏赐予宰相实户三百,作为其封邑的起始。例如:

二、坟墓的别称

源自《礼记·檀弓上》中孔子对墓葬形式的描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郑玄注“堂”为“形四方而高”的封土形态,后世遂以“堂封”代指坟墓。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用法:

其他说明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到“堂封”作为成语表示“授予荣誉”,但此义项未见于权威古籍记载,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用。建议以历史文献中的释义为主要依据。

别人正在浏览...

包戈暴殄滨近不寒而栗漕魁除闇撮哄亶诚豆牙菜遁秦鲕石佛影蔬服惮附逆负墙辅养钢索告殂梗絶功能染料挂眼滚杠顾头不顾脚古稀之年弧悬江湾鞬弭谏谕脊檩凈国京门籍圃两疏潦泡駖磕鸾鹄在庭盲视蒙古鸣琴慕蔺南北和谈鰟鮍千古奇谈迁土迁座让品容媚入纂上齿时局石卵天冠天下无敌啼啼哭哭玩话微素闲逸下泄下议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