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amel] 一種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似的成分,熔結在金屬、玻璃或陶瓷表面作為裝飾或保護層,或作為彩飾的基底
用石英、長石、硝石、碳酸鈉等燒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質。塗在鐵質器物上,可防鏽。廣泛用于日用器皿和醫療及工業設備中。 萬全 《搪瓷茶缸》:“至今我碰到各種搪瓷茶缸,仍不免要看它們一眼。”
搪瓷,又稱琺琅,是一種将玻璃質釉料熔融後附着于金屬胎體表面的複合材料。其名稱中的“搪”指“均勻塗抹”,“瓷”指釉層如陶瓷般的光滑質地。以下是漢語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指在金屬(如鐵、銅、鋁)基材上塗覆一層或多層無機玻璃質釉料,經高溫燒制後形成的複合材料。釉料冷卻後與金屬結合,表面呈現光滑、堅硬、耐腐蝕的特性,兼具裝飾與實用功能。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來源:《中國搪瓷手冊》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9年,第5章。
參考:故宮博物院官網對“琺琅器”的工藝說明(www.dpm.org.cn)。
“搪瓷”一詞最早見于清代文獻,由“唐瓷”音轉而來,因唐代始有金屬胎琺琅工藝。近代工業搪瓷于19世紀傳入中國,上海等地設立搪瓷廠,“搪瓷”成為通用術語。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
依據:國家标準《GB/T 13484-2018 日用搪瓷制品》術語定義。
中國搪瓷工業協會指出,現代搪瓷技術已拓展至建築幕牆、醫療植入物等領域,其“金屬+無機玻璃”複合結構符合綠色材料标準。
鍊接:中國搪瓷工業協會技術白皮書。
搪瓷(又稱琺琅)是一種複合材料,由金屬基體與無機玻璃質瓷釉結合而成。其制作過程是将石英、長石、硼砂等礦物原料高溫熔制成釉料,塗覆在金屬表面後燒制,形成光滑堅硬的保護層。
結構組成
基體多為低碳鋼、鑄鐵或銅等金屬,表面覆蓋瓷釉層。瓷釉主要含矽酸鹽礦物,通過熔融固化與金屬牢固結合。
制作工藝
性能優勢
兼具金屬強度與玻璃耐腐蝕性,具有耐高溫、耐磨、易清潔、色彩豐富等特點。
搪瓷的别稱“琺琅”多用于藝術品領域,而工業場景更傾向使用“搪瓷”一詞。
不易之典承籍寵葬錯彩镂金蹴縮大夥得負敦辭二十四賓客封山育林偾仆幹績罟網橫街候儀貨頭胡說剪發被褐肌膚警邊靜電金閨彥襟紉激貪聚斂拉碴劣點靈利領系遛彎馬棰毛毛楞楞明窗浄幾摩厲以須谟猷南沙群島腦炎能耐匿形暖豔偏肥竊國罄筆難書柔功瑞鶴仙生怕生拼硬湊深銜石志受禅碑雙铧犁順請聳身通親頭骨蝸角鬥争無意詳正小妞兒心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