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amel] 一種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似的成分,熔結在金屬、玻璃或陶瓷表面作為裝飾或保護層,或作為彩飾的基底
用石英、長石、硝石、碳酸鈉等燒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質。塗在鐵質器物上,可防鏽。廣泛用于日用器皿和醫療及工業設備中。 萬全 《搪瓷茶缸》:“至今我碰到各種搪瓷茶缸,仍不免要看它們一眼。”
搪瓷(又稱琺琅)是一種複合材料,由金屬基體與無機玻璃質瓷釉結合而成。其制作過程是将石英、長石、硼砂等礦物原料高溫熔制成釉料,塗覆在金屬表面後燒制,形成光滑堅硬的保護層。
結構組成
基體多為低碳鋼、鑄鐵或銅等金屬,表面覆蓋瓷釉層。瓷釉主要含矽酸鹽礦物,通過熔融固化與金屬牢固結合。
制作工藝
性能優勢
兼具金屬強度與玻璃耐腐蝕性,具有耐高溫、耐磨、易清潔、色彩豐富等特點。
搪瓷的别稱“琺琅”多用于藝術品領域,而工業場景更傾向使用“搪瓷”一詞。
搪瓷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了“搪”和“瓷”兩個字。
“搪”字的部首是手,總體筆畫數為10;而“瓷”字的部首是石,總體筆畫數為12。
搪瓷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蓼莪》一首詩中。在古代文字記錄中,人們把釉下彩陶器鑲嵌在銅器的外面,稱為搪瓷。
搪瓷在繁體字中寫作「搪瓷」。
在古代,搪瓷的漢字寫法并未完全固定,有時使用「檮瓷」或「惝瓷」來表示。
我買了一套搪瓷杯子,非常耐用。
搪瓷制品、搪瓷釉、搪瓷工藝等。
搪瓷的近義詞包括琺瑯、搪琺瑯。
搪瓷的反義詞為陶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