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绵的意思、封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绵的解释

指 晋文公 为 介子推 封 緜上 田之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 侯赏从亡者, 介子推 不言禄,禄亦不及……遂隐而死。 晋 侯求之不获,以 緜上 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后因以“封緜”为功臣未能及时受到封赏的典实。 宋 葛胜仲 《临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词:“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 緜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封绵”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语,主要含义与晋文公封赏功臣介子推的故事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晋文公(重耳)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而封赐绵上田的典故。介子推曾追随晋文公流亡,但功成后未主动求封赏,晋文公也未能及时封赏他。介子推归隐山林后,晋文公为表悔意,将绵山一带田地封为介子推的祭田()。

  2. 典故出处
    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子推不言禄,晋文公复国后封赏功臣时遗漏了他。后介子推隐居绵山,晋文公寻而不得,遂封绵山田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3. 引申意义
    比喻功臣未能及时受到封赏的遗憾,或用于表达对忠臣义士的追念。例如宋代葛胜仲词作“遗恨在封绵”即化用此典()。

  4. 其他争议解释
    有部分资料(如)将“封绵”解释为“封存、封闭”之意,但与主流历史典故释义不符,可能为误传或引申义的特殊用法。

建议结合《左传》《临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等文献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封绵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用绵细的材料封闭或包裹某物,常用于制作棉被、棉絮等软质物品。下面是关于封绵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封:部首为寸,总笔画数为9。 - 绵:部首为纟,总笔画数为6。 来源: 封绵一词源自于古代汉语,作为描述绵绸、棉絮等材料使用的专用词汇。 繁体: 封绵的繁体字为封綿,使用绵的上部为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封绵的写法并无明显异同,与今天的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她用封绵制作了一条柔软的抱枕。 2. 这床棉被里面填充的是高品质的封绵。 组词: 封绵在组词中可以衍生出一些相关的词汇,例如: 1. 绵绸:指用丝绸或棉织物制成的柔软材料。 2. 绵密:形容物体纤细且密集。 3. 手感绵软:形容物品的触感柔软。 近义词: 与封绵意义相近的词汇有: 1. 封套:用封闭的方式包裹某物。 2. 包裹:用外层物体包住某物。 反义词: 与封绵意义相反的词汇为: 1. 敞开:将某物完全展开或敞开,相对于封闭。 2. 通风:使空气流通,相对于封闭空间。 希望以上回答能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