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绵的意思、封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绵的解释

指 晋文公 为 介子推 封 緜上 田之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 侯赏从亡者, 介子推 不言禄,禄亦不及……遂隐而死。 晋 侯求之不获,以 緜上 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后因以“封緜”为功臣未能及时受到封赏的典实。 宋 葛胜仲 《临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词:“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 緜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封绵”在现代汉语通用词汇中未见明确收录,其含义需结合构词法及历史语用分析。根据汉字本义溯源:

  1. 封:甲骨文字形为“植树于土堆”,本义指“疆界划分”,后引申为“密闭”“帝王赏赐”等义,如《说文解字》释“爵诸侯之土也”;
  2. 绵:从“糸”部,原指“蚕丝结成的片状物”,《玉篇》注“联微也”,后衍生出“连续不断”“柔软”等义,如《诗经·大雅》中“绵绵瓜瓞”。

组合词“封绵”可能为特定领域术语或历史文献中的罕见用法,例如:

建议具体语境中结合文献考据进一步确认词义。

网络扩展解释

“封绵”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语,主要含义与晋文公封赏功臣介子推的故事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晋文公(重耳)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而封赐绵上田的典故。介子推曾追随晋文公流亡,但功成后未主动求封赏,晋文公也未能及时封赏他。介子推归隐山林后,晋文公为表悔意,将绵山一带田地封为介子推的祭田()。

  2. 典故出处
    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子推不言禄,晋文公复国后封赏功臣时遗漏了他。后介子推隐居绵山,晋文公寻而不得,遂封绵山田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3. 引申意义
    比喻功臣未能及时受到封赏的遗憾,或用于表达对忠臣义士的追念。例如宋代葛胜仲词作“遗恨在封绵”即化用此典()。

  4. 其他争议解释
    有部分资料(如)将“封绵”解释为“封存、封闭”之意,但与主流历史典故释义不符,可能为误传或引申义的特殊用法。

建议结合《左传》《临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等文献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巴比伦败国丧家逼手逼脚餐氊使场灶晨婴崇本抑末从约丹煇蝶装反包围鼓浪悍塞荒疏黄水护边会帐货件解分蛣蜣极功靖难警署窘蠢老套子藜蕨利利拉拉凌波军麟趾殿离位满脸春风蜜蜂窝冥顽不化蹑屣潘安县劈画潜逸亲覩情澜起辇阙败屈求人烟浩穰仁勇生受十目十手实权使心用幸驷马高门思忆苏卿抟炉婉嫕下串罅缝仙俦乡庄先神筱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