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提督的意思、提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提督的解释

(1) [provincial commander-in-chief]∶古代军队中官名,明清时多为一省之最高武官

(2) [supervision by leaders]∶掌管督察

详细解释

(1).提调监督。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先师实隶 安济坊 ,坊元在 众安桥 ,迁於湖上亦未多年。今官府既无提督,纵多生全,亦无以激劝。”《水浒传》第五六回:“ 汤隆 打起钩镰鎗的样子,教山寨裡打军器的照着样子打造,自有 雷横 提督。”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洗象》:“而锦衣卫自有驯象所,专管象奴及象隻,特命锦衣指挥一员提督之。”

(2).官名。 明 时有提督京营戎政诸职,多以勋戚大臣及太监充任。 清 时于重要省份设提督,职掌军政,统辖诸镇,为地方武职最高长官。亦用于武职以外官员。如 明 有提督会同馆主事、提督四夷馆少卿, 清 有提督学政、提督四夷馆等职。其专用提督二字为官名者,则限于武职。参阅《明史·职官志五》《清通典·职官十六》《历代职官表·礼部会同四译馆·提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提督是中国古代军事官职体系中的重要称谓,其核心含义指“统领军队的高级武官”。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该词源于明代“提督军务总兵官”的简称,清代演变为固定官职,主管一省或数省的军事防务。从职能角度看,提督具有三个层级特征:

  1. 职权定位

    清代提督为从一品武官,统辖绿营兵力,负责辖区内的驻防、操练及剿匪事务。水师提督另掌管水军船舰,如福建水师提督曾主管台湾海峡防务。

  2. 历史沿革

    该职始设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初为临时派遣性质,嘉靖后逐渐固定。清代沿袭制度并细化分类,全国共设12名陆路提督及3名水师提督。

  3. 相关称谓

    地方巡抚兼任提督时称“提督军务”,专职武官则称“提督某省军务总兵官”。著名历史人物如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即甲午战争时期黄海海战指挥官。

该词在古典文献中常见于军事奏章,如《明史·职官志》载:“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现代多用于历史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提督”是明清时期的重要武职官名,其含义和职能在不同历史阶段有所演变:

  1. 基本定义
    提督最初指掌管军政的地方最高武官,明清时期多为一省军事统帅,官阶从一品。清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全省陆路或水路官兵,属封疆大吏。

  2. 历史演变

    • 明代:设京营提督(驻防京师)、操江提督(南京)等职,多由勋戚或太监担任。
    • 清代:成为定制官职,每省设1名陆路提督,沿海沿江地区增设水师提督(如福建水师提督)。
  3. 核心职责
    包括统辖军队、维护地方治安、督察军事要务等,需具备战略眼光和领导力。其选拔需经皇帝直接任命或重臣举荐。

  4. 现代类比
    提督的职能相当于省军区司令或战区司令,兼具军事指挥与地方治安管理职责。

  5. 其他用法
    明代曾将“提督”用于非武职官员,如提督四夷馆(外交事务)等,但清代后该词专指武官。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沿革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百科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行简饱经忧患罢议比度补陁落迦材薮曹掾娼馆趁伴乘胜逐北冲默存储器撮要倒[立]像登盘杜门絶客恩台奉公正己概义钢锯獦人格萨尔王传圭撮旱孤桩豪宠何伺闳厚换热器环晕回阑鹘伶声嗽咭噔咯噔蹐躬警讯进行记忆犹新欬嗽啃声劳乏累块积苏连栅贸财逆臣贼子勤毖青味球磨机佉路瑟咤融陶柔齐申展射蛇十二监诗薮擡爱提头朣朣退潜顽昧违异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