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圭瓒的意思、圭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圭瓒的解释

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形状如勺,以圭为柄,用于祭祀。《书·文侯之命》:“ 平王 锡 晋文侯 秬鬯圭瓚。” 孔 传:“以圭为杓柄,谓之圭瓚。”《礼记·王制》:“﹝诸侯﹞赐圭瓚,然后为鬯,未赐圭瓚,则资鬯於天子。” 郑玄 注:“圭瓚,鬯爵也。”《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稽首再拜……左建朱鉞,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瓚二。”《南齐书·乐志》:“膋鬯芬,圭瓚瑟。灵之来,帝閽开。” 清 赵翼 《岳祠铜爵》诗:“聊抵鼎铭传世古,何须圭瓚报功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圭瓒(guī zàn)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礼器,特指以圭为柄的玉勺,用于盛鬯酒(一种香酒)祭祀神灵或祖先。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字义与形制

    “圭”指上尖下方的玉制礼器,“瓒”指质地不纯的玉勺或玉柄铜勺。圭瓒即柄部镶嵌圭玉的祭祀酒勺,整体由青铜勺身与玉质柄部构成,是身份与礼仪等级的象征。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释义“圭瓒:古代礼器。以圭为柄的灌酒器。”;《说文解字注》:“瓒,三玉二石也…圭瓒,以圭为柄。”

  2. 礼制功能

    圭瓒专用于“祼礼”(灌祭),将鬯酒浇灌于地以降神。据《周礼》记载,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不同纹饰的圭瓒:天子用“玉瓒”(纯玉柄),诸侯用“圭瓒”(圭玉柄)。《诗经·大雅·江汉》中“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即周王赐诸侯圭瓒,佐证其作为王权赏赐的礼器属性。

    来源:《周礼·春官·典瑞》:“祼圭有瓒,以肆先王”;《毛诗正义》对《江汉》篇的注解(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

  3. 等级象征

    圭瓒的材质与使用权直接关联宗法等级。《礼记·王制》规定“诸侯赐圭瓒然后为鬯”,凸显其代表政治身份的功能。考古发现如二里头遗址的青铜瓒,印证了夏商时期此类礼器的存在,而西周青铜器铭文(如大盂鼎)亦见“瓒”的赏赐记录。

    来源:《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1999—2006)》(文物出版社,2014年)

  4. 文献与考古互证

    清华简《祭公之顾命》载“度(宅)亯(享)圭瓒”,表明西周时圭瓒用于宗庙祭祀。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青铜钫铭文“作兹彝壶,节于禋櫅(齐),可灋(法)可尚,以飨上帝,以祀先王”,其中“禋齐”即祼祭用酒,印证圭瓒的祭祀场景。

    来源: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文物出版社,2005年)

同义词:玉瓒、鬯瓒

文化延伸:圭瓒作为“礼玉”体系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周代“器以藏礼”的政治哲学,其形制与使用规范是研究古代礼制与青铜玉器艺术的重要实物载体。

网络扩展解释

“圭瓒”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礼器,其含义和用途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定义
    圭瓒(guī zàn)是以玉制成的酒器,形状类似勺子,柄部为圭形,主要用于祭祀场合。

  2. 结构与象征意义

    • 材质:玉制,体现古代礼器对材质的重视。
    • 形制:勺状主体与圭形柄结合,圭在古代象征等级和权力,因此圭瓒兼具实用与礼制功能。
  3. 历史文献记载

    • 《尚书·文侯之命》提到周平王赐予晋文侯“秬鬯(黑黍酒)圭瓒”,孔安国注:“以圭为杓柄,谓之圭瓒”。
    • 《礼记·王制》记载诸侯需获赐圭瓒后,方可自行酿造祭祀用酒,否则需向天子求取,体现其等级属性。
  4. 使用场景
    专用于祭祀仪式中盛放鬯酒(一种香酒),是周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于王室或诸侯的祭祀活动。

补充说明:部分词典(如)将其引申为“珍贵物品”,但这一用法较少见,主流释义仍以礼器为核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汉典》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鏖斗八哀诗悲恋笔花生鼻气如雷不识大体晨暝持戈试马出出律律倒卖阇台根痼共亿贯丳还师含明隐迹鹤峙弘道后备粮火树琪花江皐娇细骄亵忌禁精神旧雷即温听厉眷顾聚纳隽赡考验刻盩空策连舻令善藰莅浏如每年能说惯道女户千顷牌巧言令色沙溆慴息爽曙束刍溯风缩头鳊逃禄祧师王闲微密僞命问讯详夺响合笑海霄练蟹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