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圭瓒的意思、圭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圭瓒的解释

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形状如勺,以圭为柄,用于祭祀。《书·文侯之命》:“ 平王 锡 晋文侯 秬鬯圭瓚。” 孔 传:“以圭为杓柄,谓之圭瓚。”《礼记·王制》:“﹝诸侯﹞赐圭瓚,然后为鬯,未赐圭瓚,则资鬯於天子。” 郑玄 注:“圭瓚,鬯爵也。”《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稽首再拜……左建朱鉞,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瓚二。”《南齐书·乐志》:“膋鬯芬,圭瓚瑟。灵之来,帝閽开。” 清 赵翼 《岳祠铜爵》诗:“聊抵鼎铭传世古,何须圭瓚报功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圭瓒”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礼器,其含义和用途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定义
    圭瓒(guī zàn)是以玉制成的酒器,形状类似勺子,柄部为圭形,主要用于祭祀场合。

  2. 结构与象征意义

    • 材质:玉制,体现古代礼器对材质的重视。
    • 形制:勺状主体与圭形柄结合,圭在古代象征等级和权力,因此圭瓒兼具实用与礼制功能。
  3. 历史文献记载

    • 《尚书·文侯之命》提到周平王赐予晋文侯“秬鬯(黑黍酒)圭瓒”,孔安国注:“以圭为杓柄,谓之圭瓒”。
    • 《礼记·王制》记载诸侯需获赐圭瓒后,方可自行酿造祭祀用酒,否则需向天子求取,体现其等级属性。
  4. 使用场景
    专用于祭祀仪式中盛放鬯酒(一种香酒),是周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于王室或诸侯的祭祀活动。

补充说明:部分词典(如)将其引申为“珍贵物品”,但这一用法较少见,主流释义仍以礼器为核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汉典》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