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alm] 〈方〉∶手掌
(2) [birch]∶(手板儿)体罚用的打手心的板子
(3) 见“手版”
(1).亦作“ 手版 ”。即笏。古时大臣朝见时,用以指画或记事的狭长板子。《晋书·谢安传》:“既见 温 , 坦之 流汗沾衣,倒执手板。”《宋书·礼志五》:“笏者,有事则书之……手板,则古笏矣。”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却拜极言疏,手板指朝贵。”
(2).亦作“ 手版 ”。手本的别名。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八月初一日得手书,掷还手版,命此后并此去之,敬当如命。”《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子谨 递上手版,赶到面前请了个安。”参见“ 手本 ”。
(3).手掌。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四:“他的挑战引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拍手, 盛佳秀 的手板拍红了。”
(4).即戒尺。打手心的板子。旧时塾师体罚学生的工具。
“手板”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文献记载或工业手板制作流程,可查阅来源网页获取完整信息。
手板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手”和“板”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手字的部首是扌,手字的笔画数是4;
板字的部首是木,板字的笔画数是8。
来源:
手板一词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用来指代一种用木头、竹子等制作成的工具,用手捧着或者放在地上或桌上,用来切割、制作物品等。后来,手板的意义扩展到了泛指一切类似的辅助工具。
繁体字:
手板的繁体字是「手板」。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的汉字书写规范,手板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
1. 他用手板制作了一个漂亮的雕刻品。
2. 她用手板将面团擀平。
组词:
手绘、手电、手动、手工、木板、石板
近义词:
手把、手掌、手持、手携
反义词:
器具、机械、设备、器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