醯鸡瓮的意思、醯鸡瓮的详细解释
醯鸡瓮的解释
比喻狭小的天地。 元 张宇 《闲述》诗:“何如剖破醯鸡瓮,看取人间大有天。”亦作“ 醯鸡瓮 ”。 元 张养浩 《庆东原》曲:“辞却凤凰池,跳出醯鸡瓮。”
词语分解
- 醯的解释 醯 ī 醋。 酰的旧称。 笔画数:; 部首:酉;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醯鸡瓮”是一个源自道家典籍的典故性成语,其含义深刻且富有哲学意蕴。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面释义
- 醯(xī)鸡:指醋瓮中滋生的小飞虫(蠛蠓),体型微小,寿命短暂。
- 瓮(wèng):指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此处特指盛醋的瓮。
- 整体字面:指盛放醋的瓮及其内生存的醯鸡。
二、典故出处与核心寓意
该典故出自《庄子·田子方》:
孔子见老聃……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 典故背景:孔子拜见老子(老聃)后,感叹自己对于大道的认知,就像醋瓮中的醯鸡一样狭隘无知。若非老子启发(揭开瓮盖),他无法知晓天地的广阔与完整。
- 核心寓意:
- 见识浅薄,眼界狭窄:醯鸡生活在狭小的醋瓮中,所见有限,比喻人受环境、认知所限,视野狭隘,不识宇宙人生的宏大真相。
- 蒙昧无知,有待启蒙:醯鸡不知瓮外世界,象征人处于未觉悟的状态,需要智者(如老子)的点拨才能突破认知局限。
- 生命渺小,境界局限:醯鸡生命短暂且微小,暗喻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以及认知境界的局限性。
三、现代引申义
在现代汉语中,“醯鸡瓮”或“瓮里醯鸡”常用于比喻:
- 环境或眼界的极度封闭与狭隘。
- 学识浅薄、孤陋寡闻的状态。
- 被束缚在狭小格局中无法突破的处境。
四、权威参考与引用
-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辑):该书对《庄子·田子方》篇中“醯鸡”的注解清晰,指出其为“瓮中蠛蠓”,并详细阐释了孔子以此自喻的哲学含义,是理解该典故的权威文献依据。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对“醯鸡”词条有明确释义:“醋瓮中的小虫。后以‘醯鸡’比喻见识浅陋的人”,并直接引用《庄子》原文作为书证。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收录“醯鸡”词条,释义为“醋瓮中的小虫,比喻见闻狭隘的人”,同样以《庄子》为源。
- 王先谦《庄子集解》:注解“醯鸡”时强调其“喻所见之小”,精准点明了该意象的核心象征意义。
“醯鸡瓮”以生动的自然现象为喻体,深刻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及突破狭隘、追求广阔视野的哲学诉求。其典故源自《庄子》,寓意丰富,沿用至今,是汉语中表达眼界狭窄、见识浅陋的经典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
“醯鸡瓮”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字面意思:指醋坛或酒瓮中的小虫(“醯鸡”即蠛蠓,一种极小的飞虫)所处的狭窄空间。
- 比喻义:形容人的眼界狭窄、见识浅薄,或局限于狭小的天地中。
典故来源
该词源自《庄子·田子方》的典故。孔子曾感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我对于大道的理解,就像瓮中的小虫一样浅薄)。庄子借此表达道家思想的博大,后人用“醯鸡瓮”比喻思想或环境的局限。
字义分解
- 醯(xī):古指醋或酒,也泛指发酵液体。
- 鸡(jī):此处并非指家禽,而是“蠓”的别称,指酒瓮中滋生的小虫。
- 瓮(wèng):陶制容器,口小腹大,常用来盛酒、醋。
用法与示例
- 文学引用:元代张养浩在《庆东原》中写道:“辞却凤凰池,跳出醯鸡瓮”,表达摆脱狭隘境遇的愿望。
- 现代应用:多用于批评固守成见、缺乏远见的状态,如“若困于醯鸡瓮,难见广阔天地”。
“醯鸡瓮”通过具象的容器与小虫,生动比喻了认知或环境的局限性,常用于文学和哲理讨论中,提醒人们突破狭隘、开阔视野。
别人正在浏览...
安份守己悲切笔奏草团瓢稠云杜父鱼法雨赶圩挂耷广结良缘海眼和婚恒沙数弘远黄颊鱼画室火迫酂侯焦砟击拂积毁销骨警务矜能疾首嚬蹙旧游寄杖口耳并重儡亡鳞漦岭坂凌霄花楼船将军禄田拿贼拿赃破玉清苍青稻确讯濡染塞表三辰酒桑落瓦解三槐声波衰杖税租罎子田坑石铁打心肠透碧霄偷金頽波退一步土坯外向型罔觉稳密相厉闲介闲街市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