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竦息的意思、竦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竦息的解释

谓因恐惧而屏息。《汉书·叙传上》:“ 定襄 闻 伯 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臣诚竦息,不遑寧处。”《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 恪 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更罢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 明 归有光 《怀竹说》:“竦息顾虑,择地而蹈,将不能以一日自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竦息”是汉语古语词,由“竦”与“息”组合而成,具体释义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竦(sǒng):本义为肃敬、恭敬。《说文解字》释为“敬也”,引申为直立、高耸状,如“竦立”“竦峙”。
  2. 息:指呼吸、气息,如《庄子》云“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组合后,“竦息”指因敬畏、恐惧或紧张而屏住呼吸的动作,形容极端谨慎、不敢稍懈的状态。例如《汉书·王莽传》载“群臣竦息”,即描绘臣子肃立屏息之态。

二、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代典籍: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竦息”已不常用,但在文学或历史研究中仍作为书面语保留,多用于刻画庄重、紧张的氛围。例如:“全场听众竦息凝神,静候大师开讲。”

网络扩展解释

“竦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释义

竦息(拼音:sǒng xī)表示因恐惧或敬畏而屏住呼吸,形容紧张、不敢出声的状态。该词常用于形容人在极度不安或受到威慑时的生理反应。


2. 结构与字义分析

二字组合后,“竦息”字面可理解为“因恐惧而屏住呼吸”。


3. 文献与用法

该词在古籍中可见,例如:


4.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文学或历史研究语境中,强调对紧张、威慑场景的刻画。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文献语料库。

别人正在浏览...

抱惭暴富乞儿保健站扁鹊闭音节常胜将军长翼重九译传讽垂饵虎口此风不可长啖养旦宅吊丧笃念访书反市伏剑扶举规范性文件过嘴谷日好汉不吃眼前亏红楼宏恉皇恐黄熟弧弓户侍脥肩加码剪刘锦亭金甃卷武兰那老虎班雷奔云谲连根连襟练帨潾潾六宝乱松松猕猴骑土牛暝途女大须嫁盘涡圮毁轻手蹑脚侵寻三十六峯搔爬赏悦使见识枉矫过激畏沮握雾拿云遐览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