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送灯台的意思、送灯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送灯台的解释

谓一去不复返。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俚谚云:‘ 赵老 送灯臺,一去更不来。’不知是何等语,虽士大夫亦往往道之。 天圣 中,有尚书郎 赵世长 者,常以滑稽自负。其老也,求为 西京 留臺御史。有轻薄子送以诗云:‘此回真是送灯臺。’ 世长 深恶之,亦以不能酬酢为恨。其后竟卒於留臺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送灯台,作为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民俗色彩:

  1. 核心含义:民俗仪式中的灯具馈赠

    • 指代行为: 指在特定的民俗活动或仪式中,向特定对象(如寺庙、神灵、新婚夫妇等)赠送灯具的行为。
    • 象征意义: 灯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象征光明、希望、驱邪避灾、延续香火等。赠送灯台的行为,承载着祈福、祝愿、保佑等美好寓意。
    • 常见场景:
      • 婚俗: 在某些地区(如陕西、山西、河南的部分地方),存在“送灯”或“送灯台”的婚俗。通常由女方亲属(如舅舅)在新婚夫妇婚后特定时间(如元宵节前或孩子出生后)赠送灯台或灯笼。这寓意着为新人照亮前程、祈求早生贵子、生活光明美满。
      • 庙会/祈福活动: 在寺庙法会、祈福活动或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期间,信众向寺庙供奉或向神灵敬献灯盏,也称为“送灯”或“送灯台”,以祈求平安、福报。
  2. 引申含义:一去不返(特定语境)

    • 来源与典故: 此义项源于民间俗语“某人送灯台——一去不回来”。这个说法可能与中国古代航海或远行的危险有关。旧时灯塔(灯台)是重要的导航标志,但负责运送或维修灯台的人常因路途艰险或海上风浪而难以生还。
    • 现代用法: 在特定语境下,“送灯台”可比喻某人离开后便杳无音信、一去不复返,带有一定的贬义或戏谑色彩。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用法相对口语化和地域化,不如其核心的民俗含义普遍和正式。

权威参考来源:

“送灯台”一词的核心在于其作为特定民俗仪式中蕴含祝福与祈愿的馈赠行为,尤其在婚俗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其引申的“一去不返”之意则源于民间俗语,使用范围相对有限。

网络扩展解释

“送灯台”这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文化背景进行区分:

一、成语含义(文学典故)

  1. 基本解释
    指一去不复返,源自宋代欧阳修《归田录》中的俚谚“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离开后不再返回,或承诺未兑现的情形。

  2. 引申含义
    部分解释扩展为在他人急需帮助时背弃盟约或未施以援手,类似将指引方向的灯塔送走,导致对方迷失。

二、传统习俗(民间活动)

在河南等地的元宵节(正月十五),存在“送灯台”的祭祖习俗:

三、使用注意

(注:不同网页对成语的释义侧重略有差异,建议结合权威文献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白莲池笨汉扁担便壶飙扬冰莹鼊屿仓庚常骊抽扬当立之年当头炮凋罄敦笃法防访宿分割丰禄浮雕覆师冠裳鬼车鸟过程含咏话里藏阄慌张华实相称忽漫激使纠蓼戟吻军鼓畯儒开怀畅饮款空磷光[现象]丽妾龙虎盲者得镜滂沲片鸿耆艾秦吉了茕嫠髯狎森风筛糠麝笺申威矢志不摇说颂宿读跎蹉土烟罔罟险涩销伏小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