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孤鸿。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顺风挂帆,后至无奔马,前飞及片鸿。”
(2).指书信。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文》:“渺渺参辰,盈盈带水。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片鸿”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孤鸿
指单独飞翔的大雁,常用来象征孤独或高远的意境。例如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中写道:“顺风挂帆,后至无奔马,前飞及片鸿。”
指书信
古代传说中鸿雁能传递书信,因此“片鸿”也引申为书信的代称。如明代张煌言在《祭建国公郑羽长文》中提到:“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部分资料提到“片鸿”可比喻“事物的局部”(如),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主流解释仍以“孤鸿”“书信”为主。
《片鸿》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残留的鸿雁。具体含义是指群鸿飞过后留下的孤雁,象征着世间离散和孤独。
《片鸿》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片”和“鸟”。其中,“片”是左右结构的简体部首,表示与书法相关的事物;“鸟”是上下结构的简体部首,表示与鸟类相关的事物。整个词语共计8个笔画。
《片鸿》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飘飖兮若神仙,片鸿时而翻。”这句诗形容琵琶声音高亢激昂,如同飞翔的孤雁,意味着音乐的美妙和情感的高涨。后来,人们用“片鸿”来比喻孤独无依的人。
《片鸿》的繁体字为《片鴻》。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片鸿》在古时的写法为《片雄》。这种变更的写法可能是由于语音的变化以及书写方式的演变所致。
1. 在离家的日子里,他常感到自己如同一只《片鸥》,飘忽不定。
2. 她独自一人承担着家庭的重担,真是一只可怜的《片鸿》。
可以根据《片鸿》这个词语衍生出一些相关的组词,例如:“片雁”、“孤雁”、“离散”等。
《片鸿》的近义词包括:“孤鸿”、“独雁”、“孤独飞雁”等,它们都是用来形容孤独的雁儿。
与《片鸿》相反的词语可以是:“归雁”、“鸿雁”等,它们意味着归群和团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