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蠹的意思、司蠹的详细解释
司蠹的解释
犹蠹役。害民的官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盐课》:“商人将残引已缴运司,运司或事故陞迁,未经缴部,而司蠹勾通商棍。以残引并不截角,反另更私戳以影行别地之盐。”
词语分解
- 司的解释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
- 蠹的解释 蠹 ù 蛀蚀器物的虫子:蠹虫。木蠹。书蠹。蠹鱼。 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蠹蛀。蠹害。蠹弊(弊病,弊端)。 笔画数:; 部首:虫;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司蠹”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司”与“蠹”两部分构成,其含义可从字源与引申义两个层面解析:
-
字源释义
- 司:本义为“主持、掌管”,如《说文解字》释“司,臣司事于外者”,后引申为官职或机构职能,例如“司空”“司礼监”等。
- 蠹:原指蛀蚀器物的虫子,《说文解字》注“蠹,木中虫也”,后比喻侵蚀国家或组织利益的腐败者,如成语“蠹政害民”。
-
合成词义
“司蠹”指代“掌管职务却侵蚀公权的蛀虫”,多用于批判古代官僚体系中利用职权谋私的腐败官员。例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以“司蠹营私”描述官场贪腐现象,强调其对社会机体的破坏性。
-
使用场景
该词属历史语境词汇,现代汉语中罕用,但在研究古代政治制度或廉政文化时具有特定价值,常见于史学论著或廉政主题文献中。
参考来源
-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 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司蠹”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 拼音:sī dù
- 结构:“司”为半包围结构,“蠹”为上中下结构。
- 含义:指“害民的官吏”,即利用职权剥削百姓的腐败官员。
2.出处与用法
- 该词出自清代黄六鸿的《福惠全书·杂课·盐课》,原文提到“司蠹勾通商棍”,揭露官吏勾结商人通过伪造盐引(古代盐务凭证)谋取私利的行为。
- “蠹”本义为蛀虫,引申为侵蚀国家利益的贪腐者;“司”则指掌管职务的官员,合称“司蠹”。
3.示例与延伸
- 典型例句:“司蠹勾通商棍,以残引影行别地之盐”,描述官吏与商人串通,利用未销毁的旧凭证非法贩盐。
- 近义词:蠹役、贪吏;反义词:清官、廉吏。
“司蠹”是古代对腐败官吏的贬称,强调其如蛀虫般危害民生与国家利益。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文献案例,可参考《福惠全书》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敖仓白皮白石脂榜标半拉宝祠剥肤椎髓薄葬被参悲切切不刊之说补纫布洋娃娃尘肺储款道德经帝聪尔绵烦富防兵阀閲浮埃负俗之讥广度闺籍沽名吊誉绲殽滈池君胡麻饭蔪蔪街坊邻里菊枕寇害筐床连保零出马桶摩娑牧羊哀话奶食内书生哦松炮竿前车可鉴俏冥冥认准日曜荣显扫兀韶阳厦屋沈潦释俗水陈素客嗒然梯仙投袂援戈现代汉语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