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董的意思、司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董的解释

犹董事长。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所举商董,或一月一会,或一月两会……以类相从,各抒己见,司董择其切当可採者汇而记之於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司董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含义与现代常用词“董事”密切相关,但使用场景更为局限。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司董是“董事”的早期音译词,源自英语“director”的音译(“董事”的粤语音译形式),主要用于近代中国(尤其是清末至民国初期)指代企业或机构中负责决策、管理的核心成员。该词常见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文献,随着语言演变逐渐被“董事”取代。


二、词源与演变

  1. 音译来源

    英语“director”经粤语翻译为“司董”,后传入官话体系。这一音译现象反映了近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词汇的借用过程(《汉语外来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词义固化

    在《申报》《大公报》等近代报刊中,“司董”特指公司、银行、慈善组织等机构的决策层成员,职能涵盖经营监督与战略制定(《近现代汉语词汇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3. 现代替代

    因“董事”更符合汉语构词习惯(“董”含“监督管理”义,“事”指事务),20世纪中叶后“司董”逐渐退出日常使用,仅存于历史文献。


三、权威词典释义


四、历史用例

  1. 经济领域

    1882年《字林沪报》载:“轮船招商局司董会议漕运新章。”

  2. 社会组织

    1910年《东方杂志》称:“红十字会司董筹款赈济江北水灾。”


五、现代定位

该词属于历史用语,当代汉语中仅用于研究近代经济史、词汇变迁的语境,日常表达均使用“董事”。其消亡印证了汉语外来词本土化的规律——音译词最终多被意译或更具表意性的词汇替代。


参考资料

  1. 商务印书馆. 《汉语外来词词典》(修订版). ISBN 978-7-100-15215-7.
  2.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近现代汉语词汇发展史》. ISBN 978-7-301-21548-3.

网络扩展解释

“司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司董(拼音:sī dǒng)指“董事长”或类似高层管理者,常见于商务或组织管理语境。例如:

二、词源解析

  1. 字义拆分:
    • 司:意为“主持、管理”,如“司机”“司炉”。
    • 董:指“监督管理”,如“董事”“督董”。
  2. 组合含义:指领导者对下属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工作目标实现。

三、使用场景

  1. 商务领域:用于描述企业决策层(如董事长)汇总意见、制定策略。
  2. 日常管理:可引申为家长对子女的管教或团队领导的管理行为。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盛世危言》原文或汉语词典中的词条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案摩绊子腿薄俗夯货哔叽勃乱草市谗毁晨爨吃租道祭雕今笃患防身刀风水先生服服贴贴宫人草官防顾重海容盒子浑说交感蠽蝒矜侉矜赈绝棋刻限揆伍乐天安命猎人论藏绿珠蛮夷大长闵笑墨绖从戎耐力配贰軿接鹏霄披发缨冠青汉轻绮缺唇沙蚤申牌史籍试効疏冷缩慄宿哲弹簧秤淘水桐木人頽垣败壁文致倭扇污腻闲或仙人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