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披发缨冠的意思、披发缨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披发缨冠的解释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鬬者,救之,虽被髮缨冠而救之可也。” 明 张居正 《答河道吴公桂芳书》:“ 淮 扬 之民,方苦昏垫,披髮缨冠而救之,犹恐不及,岂能豫忧运道之难处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披发缨冠”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信息

二、本义与比喻义

  1. 字面含义
    指来不及束发戴冠,仅将冠带(缨)系于颈部。古代男子束发戴冠是日常仪容规范,此动作反映紧急状态下的仓促之态。

  2. 比喻义
    形容因情况危急而急于救援或行动,强调紧迫性。例如:“淮扬之民,方苦昏垫,披发缨冠而救之,犹恐不及。”(引自、3、5)

三、用法与争议

四、英文翻译

可译为“rescue somebody in a hurry”,贴合其紧急救援的语境。

该成语生动体现了古人对急难时刻的应对态度,需结合经典语境理解,避免望文生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孟子》原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披发缨冠》

《披发缨冠》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整齐、衣着光鲜。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披发缨冠》分为四个字,分别是披、发、缨、冠。其中,披字的部首是扌,总共有8画;发字的部首是髟,总共有16画;缨字的部首是缶,总共有12画;冠字的部首是冖,总共有5画。

来源:

《披发缨冠》一词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究今,敏于事而慎于言,昂然振伟,不恶其不可道也,不喜其有功也,吾以此知之。当路斯四者,行操披发竦冠者与?其斯之谓与?”从而形容一个人外貌整齐、衣着精良。

繁体:

《披发缨冠》的繁体字为「披髮纓冠」。

古时候汉字写法:

《披发缨冠》一词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冠」字的古代写法为「冠」;「发」字的古代写法为「髮」。

例句:

他整理好衣冠,披发缨冠,走进了礼堂。

组词:

披衣、披发、披头散发、发型、发髻、缨、冠军、冠名、冠冕堂皇。

近义词:

穿着整齐、衣冠楚楚、衣着光鲜、衣着整洁。

反义词:

衣冠不整、蓬头垢面、邋遢、不修边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