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关白的意思、关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关白的解释

(1).报告。《汉书·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 光 ,然后奏御天子。” 宋 陆游 《东篱》诗之三:“家事犹令罢关白,固应黜陟不曾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女﹞曰:‘幸是风雅士,不妨相留。然老奴竟不关白,此等草草,岂所以待君子!’”

(2).通知;通告。《新唐书·陆贽传》:“边书告急,方使关白用兵,是谓从容拯溺,揖让救焚矣。”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各州县地方寻常事件,固毋庸彼此关白。”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设无别故,无他人代决之絶不关白本人者也。”

(3). 日本 平安 时代官名。天6*皇年幼时太政大臣主持政事称“摄政”,天6*皇成年亲政后改称“关白”。唯诸事先经关白过问,然后奏闻天6*皇;关白握有实权。《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话中单表 万历 二十年间, 日本 国关白作乱,侵犯 朝鲜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斩蛟记》:“关白之犯 朝鲜 ,朝议倾国救之。”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关白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关白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汉语本义:禀告与通告

“关白”原为动词,由“关”(禀告)与“白”(陈述)复合而成,意为向上级或尊长报告、通告。

例证:

《汉书·霍光传》载“诸事皆先关白光”,指政事需先禀告霍光再奏报皇帝。此用法凸显其“上传下达”的枢纽职能 。


二、日本官职:摄政权臣的专称

“关白”作为专有名词,特指日本平安时代至江户时代的最高摄政官职,地位仅次于天皇,总揽朝政。

历史脉络:


三、文化衍生:能剧中的符号象征

在日本传统戏剧“能剧”中,“关白”面具代表威严的贵族老者,体现其历史形象的文化延续 。


结语

“关白”一词贯穿语言、政治、艺术三域:汉语中为禀告之意,日本史上为摄政巅峰,能剧中化身权力符号。其多重意涵印证了东亚文化的深度交融。


参考资料

  1. 汉语本义:《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官职起源:《日本古代政治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社)
  3. 摄关政治:《律令国家与贵族政治》(吉川弘文馆)
  4. 江户演变:《江户幕府与朝廷》(岩波书店)
  5. 能剧符号:《能乐面具的艺术与精神》(平凡社)

网络扩展解释

“关白”一词包含两层主要含义,分别源于中国历史文献和日本古代官职体系:

一、汉语中的原始含义(源自中国)

  1. 禀告、报告
    该词最早出自《汉书·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指重要事务需先向霍光禀报,再上奏皇帝。如宋代陆游诗“家事犹令罢关白”即用此意,表示家庭事务仍需汇报。

  2. 通知、通告
    在唐代《新唐书》等文献中,“关白”也指正式通知或通告,例如边关急报需及时传达的语境。

二、日本古代官职(遣唐使引入后演变)

  1. 职权与地位
    关白(日语:関白)是日本平安时代起的重要官职,当天皇成年亲政后,由原摄政改称关白,负责总揽朝政,相当于丞相。其权力包括“诸事先经关白过问,然后奏闻天皇”。

  2. 历史背景
    该职位名称直接借用了中国《汉书》的典故,但实际职能与摄政制度结合:天皇幼年时设摄政(如藤原氏),成年后摄政改称关白,形成“摄关政治”体系,长期由贵族家族垄断。

补充说明

在明代文献(如《警世通言》)中,“关白”也代指日本当权者,例如万历年间侵犯朝鲜的“日本国关白作乱”即指丰臣秀吉政权。需注意汉语中“关白”与日本官职的含义需结合语境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暗室亏心白报纸犇流璧泉逋逆逋税唱文书齿班吃租摧沮带金佩紫典库洞启堆积如山敦故犯律翻轩风雩佛手柑浮起怫郁沟槽枸桹憾轲鸿赏慌速简少解怠解袂鯨濤噤嘿觉非鞠稚快照溃亡连队笼致卤夺旅情盲飇满目荆榛眉宇平地剖晰跷毬啓銮穹祇七珍鹊语仁兽襦帼赏灯世禅首悔疏防随方就圆损服痛剿穷追菟丝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