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关白的意思、关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关白的解释

(1).报告。《汉书·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 光 ,然后奏御天子。” 宋 陆游 《东篱》诗之三:“家事犹令罢关白,固应黜陟不曾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女﹞曰:‘幸是风雅士,不妨相留。然老奴竟不关白,此等草草,岂所以待君子!’”

(2).通知;通告。《新唐书·陆贽传》:“边书告急,方使关白用兵,是谓从容拯溺,揖让救焚矣。”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各州县地方寻常事件,固毋庸彼此关白。”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设无别故,无他人代决之絶不关白本人者也。”

(3). 日本 平安 时代官名。天6*皇年幼时太政大臣主持政事称“摄政”,天6*皇成年亲政后改称“关白”。唯诸事先经关白过问,然后奏闻天6*皇;关白握有实权。《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话中单表 万历 二十年间, 日本 国关白作乱,侵犯 朝鲜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斩蛟记》:“关白之犯 朝鲜 ,朝议倾国救之。”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关白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关白”一词包含两层主要含义,分别源于中国历史文献和日本古代官职体系:

一、汉语中的原始含义(源自中国)

  1. 禀告、报告
    该词最早出自《汉书·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指重要事务需先向霍光禀报,再上奏皇帝。如宋代陆游诗“家事犹令罢关白”即用此意,表示家庭事务仍需汇报。

  2. 通知、通告
    在唐代《新唐书》等文献中,“关白”也指正式通知或通告,例如边关急报需及时传达的语境。

二、日本古代官职(遣唐使引入后演变)

  1. 职权与地位
    关白(日语:関白)是日本平安时代起的重要官职,当天皇成年亲政后,由原摄政改称关白,负责总揽朝政,相当于丞相。其权力包括“诸事先经关白过问,然后奏闻天皇”。

  2. 历史背景
    该职位名称直接借用了中国《汉书》的典故,但实际职能与摄政制度结合:天皇幼年时设摄政(如藤原氏),成年后摄政改称关白,形成“摄关政治”体系,长期由贵族家族垄断。

补充说明

在明代文献(如《警世通言》)中,“关白”也代指日本当权者,例如万历年间侵犯朝鲜的“日本国关白作乱”即指丰臣秀吉政权。需注意汉语中“关白”与日本官职的含义需结合语境区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关白

关白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关」和「白」,总共有11个笔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关」和「白」两个字。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关」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上面是一个象形的「丂」,下面是一个声旁的「关」。而「白」则和现代写法一致,由四个横笔画构成。

关白在繁体中的写法与简体一样,都是「关白」。

这个词在古代常用来形容官员或使者,特指负责与他国联络、交涉的官员。他们的职责是打开或关闭国界的关隘,以便通行或防范敌人。因此,关白一词的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掌握国家关卡的官员。

以下是一些关于关白的例句:

1. 他担任国家关白,负责处理与邻国的外交事务。

2. 这位关白面对敌国的使者时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

组词:外交关白、官员、使者、联络、交涉。

近义词:使臣、使者、宰相。

反义词:平民、庶民、普通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