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ght of early dawn] 破晓时的天色
从窗口透进了灰白的曙色
当曙色开始照到西边最高的峰顶时,他的人马还走在相当幽暗的群山之间。——姚雪垠《李自成》
拂晓时的天色。 南朝 梁简文帝 《守东平中 * 》诗:“薄云初啟雨,曙色始成霞。”《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曙色既分,巨龟復延首於中流,顾眄 琛 而去。” 杨朔 《昨日的临汾》:“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湖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曙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详细解释如下:
曙色(拼音:shǔ sè)指黎明破晓时的天色,即太阳初升前天空呈现的微光或朦胧亮色。例如:“从窗口透进了灰白的曙色”()。该词由“曙”(天将亮)和“色”(光线、天色)组成,属于偏正式合成词()。
象征意义
在文学中常被引申为希望、生机或转机的象征。例如:“曙色蕴含着生命和希望的能量”()。
经典引用
南朝梁简文帝《守东平中华门开》诗云:“薄云初启雨,曙色始成霞”,描绘了雨后初晴的黎明景象()。
现代例句
姚雪垠在《李自成》中写道:“当曙色开始照到西边最高的峰顶时,他的人马还走在幽暗的群山之间”()。
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色或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如“海上的曙色”“曙色成霞”等诗意表达。
《曙色》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为拂晓时刻的天空呈现的粉红色或橙红色。
《曙色》的部首是日,总共有9个笔画。
《曙色》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诗中,形容清晨太阳升起时那一抹美丽的光色。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早晨刚刚破晓时天空的美丽色彩。
《曙色》的繁体字为「曙色」。
在古代,曙色的写法和现代略有不同。常见的古代写法有「曙色」和「曥色」。
1. 醒来时,他看到窗外的曙色,仿佛在欢迎他新的一天。
2. 在海边,我欣赏到了最美丽的曙色,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
黎明曙色、曙光、曙天、曙后、朝曦
晨光、旭日、朝阳
夜幕、黑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