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 北周 王褒 《别陆子云》诗:“平湖开曙日,细柳发新春。” 唐 陈子昂 《万州晓发寄蜀中亲朋》诗:“远岸孤烟出,遥峰曙日微。”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受者譬如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
“曙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曙日”指黎明时分的朝阳,即太阳初升时的景象,强调天刚亮、晨光初现的时刻。例如唐代陈子昂诗句“遥峰曙日微”便描绘了这一自然景象。
在文学语境中,“曙日”常被用来比喻新时代的开启或新希望的诞生。例如鲁迅在美术评论中以“曙日出海”比喻艺术对心灵的启迪。
近义词:晨曦、朝阳;反义词:暮日、残阳。
可通过权威词典(如汉典)进一步查阅“曙”的详细字义。
曙日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黎明时分的太阳升起的时刻,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
曙日的部首是日(rì),笔画数为6。
曙日一词源于古籍《诗经》中的《文王之什》。在《诗经·小雅·曙而不穷》一章中就有“见曙于田,兴言则蕃”这一句,在古代诗歌中用曙来形容太阳初升,日头刚露出山头的美景。
曙日的繁体字为「曙日」。
曙日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汉字大致相同,只是在字形上有些微的差异。
1. 那天,我早早就起床,迎接着曙日的到来。
2. 在一片漆黑中,远方透出了曙日的微光。
曙光、日出、黎明、拂晓
旭日、朝阳、晨曦
日落、黄昏、夜幕降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