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蒲的意思、鞭蒲的详细解释
鞭蒲的解释
蒲鞭。指蒲草做的鞭子。表示刑罚宽仁。 明 高启 《南州野人为吴邑曾令赋》:“下车殷勤问父老,劝耕为汝犂先扶。我本野人偶叨禄,向汝未忍施鞭蒲。”参见“ 蒲鞭 ”。
词语分解
- 鞭的解释 鞭 ā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鞭杆。鞭长莫及。 用鞭子抽打:鞭打。鞭扑。鞭责。鞭策。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鞭。竹节鞭。 编连成串的爆竹:鞭炮。小鞭。
- 蒲的解释 蒲 ú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网络扩展解释
“鞭蒲”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鞭蒲”指用蒲草制成的鞭子,象征刑罚宽仁。其特点是柔软不伤人,常用于古代官员对犯人的象征性惩罚,体现宽厚治理的理念。
典故与用法
-
历史背景
该词最早见于元代诗人高启的《南州野人为吴邑曾令赋》:“我本野人偶叨禄,向汝未忍施鞭蒲。” 此处以“鞭蒲”表达官员对百姓的体恤,不忍施以严刑。
-
文化象征
“鞭蒲”与“蒲鞭”同义,均指代宽仁的刑罚制度,体现儒家“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例如《后汉书》中记载的官员刘宽“以蒲为鞭”,成为宽厚治民的典故。
其他解释
部分现代辞书(如查字典)提到“鞭蒲”可能引申为“言辞刻薄”,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未见于权威古籍。建议以传统释义(象征宽刑)为主。
“鞭蒲”核心含义是蒲草鞭子,代表古代宽仁的刑罚理念,常见于诗文典故。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元史》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鞭蒲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的意思是“马鞭”。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第一个部首是马(马字旁),第二个部首是艹(草字头)。根据《康熙字典》,鞭蒲这个词的笔画数是9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用来指代一种用于驱马的工具,类似于现代的马鞭。
在繁体字中,鞭蒲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差别。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鞭蒲的外形稍有不同。它的古代写法是“鞭蒲”,形状略微有些变化,但整体上仍然可以辨认出与现代写法相似的字形。
以下是一个关于鞭蒲的例句:“他手持鞭蒲,驾驭着骏马奔驰在草原上。”这个句子中使用了鞭蒲这个词来描述一个人使用马鞭来引导马匹奔驰。
关于组词,鞭蒲可以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例如鞭蒲花、鞭蒲草等。这些词汇通常指代与鞭蒲有关的植物。
至于近义词和反义词,针对鞭蒲这个词,没有明确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因为鞭蒲是一个比较具体的词汇,其含义不易替代或相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