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朔数的意思、朔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朔数的解释

从第一年正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初一。《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 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 贾公彦 疏:“中气帀则为岁,朔气帀则为年。” 孙诒让 正义:“朔数者,谓自今年正月朔数至后年正月朔,月会日於十二次一周,是为一年十二月之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朔数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与历法推算、数学概念相关,具体释义如下:

  1. 基本释义

    朔数指农历中“朔望月”的周期天数,即从一次新月到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朔数“即朔策,谓朔望月之数”,其数值约为29.53日,是古代历法推算的重要依据。

  2. 历法概念中的朔数

    在传统历法中,朔数用于确定月份起始。以《后汉书·律历志》为例,其中记载“月分成闰,朔数虚分”,表明朔数在调整闰月、平衡阴阳历时起到关键作用。这一用法在《中国历法丛书》中亦有详细说明,强调其与节气、月相变化的关联性。

  3. 数学领域的延伸含义

    部分文献将朔数与“负数”概念结合,如清代学者戴震在《算学初稿》中提到“朔数,谓负算也”,指代与正数相对的数值体系。此义项在现代数学中已较少使用,但仍见于古籍研究。

  4. 文献例证与权威性来源

    权威典籍如《周髀算经》《新唐书·历志》均对朔数有明确记载,例如《新唐书》载“推朔数,以实法除之”,佐证其作为历算术语的严谨性。现代研究可参考《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华书局,2018年)第三章相关内容。

  5. 现代应用与跨学科关联

    当代天文学沿用朔数概念分析月相周期,例如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农历编算指南》中,仍以朔数为基础计算节气与闰月安排。

网络扩展解释

“朔数”是一个古代历法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从某一年的正月初一(朔日)到次年正月初一的完整周期,即农历一年的时间跨度。

二、详细解释

  1. 历法意义
    古代历法将基于朔望月(月亮圆缺周期)计算的年份称为“朔数”,对应《周礼》中“朔数曰年”的记载。与基于太阳运行周期的“中数”(回归年)形成对比。

  2. 计算方法
    从今年正月朔日(初一)起算,至次年正月朔日结束,共经历12个朔望月,合计约354天,需通过闰月与太阳年(约365天)协调。

三、来源引证

四、补充说明

部分网页(如)提到“朔数”引申为“数量极少”,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是现代误用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建议以古代历法定义为标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法背景,可参考《周礼》及汉代经学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班荣不悆豺目触刺醋心打从呾逹导电道法自然甸官恶境头肥猪封龙门管鲍分金胍肫柜员国民经济火鎗交欢焦墨缴凭蛟羊唧唧啾啾金断觿决京报金属窘束九闺忌怨句押开动看盏卵鸟民爵棚井朴淳屏风儿愆仪翘舌音琼岛赡助诗丸水桥水蒸气庶寮嗣封素餐尸位琐碌陶衣铁券文鼍窟顽士偎冬五笔画戊寅现存相远闲见县象啸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