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海角天涯的意思、海角天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海角天涯的解释

[the remotest corners of the earth] 天涯海角。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唐· 白居易《浔阳春三首》

详细解释

谓偏僻遥远的地方。 唐 白居易 《浔阳春·春生》诗:“春生何处闇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 明 方授 《夜悲歌》之一:“心依依,歌蓼莪,海角天涯可奈何。”《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安老爷 ﹞要向海角天涯寻着那 十三妹 报她这番恩义。” 陈毅 《渡黄河作歌》:“人民法庭早安排,海角天涯难逃避。”亦作“ 海角天隅 ”。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须有日再完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海角天涯"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极其遥远的地方,常用来形容空间距离的阻隔或难以企及的境地。它蕴含着一种空间上的极致感和情感上的疏离感。

以下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

  1. 字面本义与空间意象:

    • 海角: 指海洋的尽头或陆地伸入海洋的尖端、角落。象征着陆地被海洋阻隔的最远端。
    • 天涯: 指天地的边缘、尽头。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大地有尽头,“天涯”即指这个想象中或感知上的地理极限。
    • 组合起来,“海角天涯”描绘的是地理上最遥远、最偏僻、最难以到达的角落,仿佛位于世界尽头,被浩瀚海洋或广阔天地所隔绝。
  2. 引申义与情感色彩:

    • 极度的遥远: 这是最核心的含义。形容两地相隔之远,远到如同一个在海洋的角落,一个在天空的边际。例如:“即使你走到海角天涯,我也要找到你。”
    • 难以逾越的阻隔: 强调空间距离造成的巨大障碍,常带有无奈、怅惘或思念的情感色彩。例如:“战乱使他们分离,从此天各一方,海角天涯。”
    • 漂泊无依的境地: 有时也用来形容漂泊在外,远离家乡和亲人,身处陌生而遥远的地方。例如:“他孤身一人,流落海角天涯。”
    • 与“近在咫尺”相对: 常作为“近在咫尺”的反义词使用,突出距离的极端对比。
  3. 文学与文化意蕴:

    • 这个成语带有浓厚的文学意象和古典韵味,常见于诗词歌赋中,用以渲染离愁别绪、相思之苦或追求理想的艰难。例如白居易《春生》中的“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 它体现了古人对地理空间有限性的认知和想象,以及对遥远未知之地的浪漫化描绘。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海角天涯”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拼音为hǎi jiǎo tiān yá,字面意为“海的尽头、天的边际”,比喻极其遥远或偏僻的地方,也可形容彼此相隔极远。其结构为联合式,通常作宾语使用。

二、出处与例证

  1. 唐代起源:最早见于白居易《春生》诗:“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描绘春天无所不至,即使遥远之地也休止。
  2. 宋代扩展:陆游在《蝶恋花·离小益作》中写“海角天涯行略尽”,表达行遍天涯的感慨。
  3. 明代引用:方授《夜悲歌》以“海角天涯可奈何”抒写无奈之情。
  4. 现代用例:陈毅《渡黄河作歌》用“海角天涯难逃避”隐喻正义的广泛覆盖。

三、近义与反义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强调空间的距离感或情感的疏离,如:“纵使海角天涯,也隔不断思念”。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诗词及现代用例,如需更多例句或出处细节,可参考相关文学典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板田杯珓避实就虚抪摆不该宠利楮衲醇碧顶门心豆包颿颿繁弦急管甘霤高级职务箇辈咯娄官槽诡僿虾蟆镜好歹涸鱼华邃花阵家常话践跻教鞭极暴结语激烦朗烛廉锷粮糒邻杵禄里沦破卖菜佣忙银美言没乱死叛离骈阗披坚执鋭轻工三尺僮设客生童饰声试业手録说导诵烈陶心铁钉铁铆听其言观其行亭子间通妥退舍完履相护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