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供藏书读书的楼房。 唐 王建 《郭家溪亭》诗:“妆阁书楼倾侧尽,云山新卖与官家。”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咏》:“青纱臺上起书楼,緑藻潭中繫钓舟。”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七场:“ 梁兄 ,这里不是说话之处,请到小妹书楼小坐。”
(2).博学者的雅号。《新唐书·李磎传》:“ 磎 好学,家有书至万卷,世号 李书楼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古今博洽之士,有称府者,有称库者……有称楼者( 李蹊 号 李书楼 )。”
“书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详细解析:
藏书与读书的场所
指专门用于收藏书籍、供人阅读的楼房或建筑,类似于古代图书馆。例如宁波的“天一阁”是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以规模宏大、古籍丰富著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池上闲咏》中提到的“青纱臺上起书楼”也印证了这一含义。
博学者的雅称
古代对学识渊博者的尊称,形容其知识储备如同藏书楼般丰富。如《新唐书·李磎传》中记载的“磎”即被冠以此雅号。
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是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其建筑与园林结合,收藏大量宋元至明清古籍,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记载、诗词引用及文化实例,全面阐释了“书楼”的语义与内涵。
《书楼》指的是用来存放和展示书籍的楼阁,也可以用来指代书店或图书馆。在这个词中,书指的是文化知识的载体,楼则表示高大、宏伟的建筑。
《书楼》的拆分部首是曰和木。其中,曰表示“日”,木表示木材。
《书楼》的总笔画数为19画。
《书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指的是建筑中专门用来陈列书籍的楼阁。到了唐代,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专门供人阅读书籍的地方。
《书楼》的繁体字为「書樓」。
古代写《书楼》时,有时会将“楼”写作“樓”。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楼》逐渐固定为现代汉字中的写法。
1. 我们去书楼找找那本古籍。
2. 书楼里藏书丰富多样。
书店、图书馆、藏书楼、阅览室
书屋、书堂、文库、阅览楼
空地、荒山、废墟、荒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