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蝍蛆甘带的意思、蝍蛆甘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蝍蛆甘带的解释

亦作“ 蝍且甘带 ”。1.蜈蚣爱吃蛇眼。谓美恶没有定准。《庄子·齐物论》:“民食芻豢,麋鹿食荐,蝍且甘带,鴟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 郭象 注:“此略举四者,以明美恶之无主。” 陆德明 释文:“ 李 云:蝍且,虫名也……带, 崔 云:蛇也。 司马 云:小蛇也,蝍蛆好食其眼。”

(2).喻指事物之常理。 宋 欧阳修 《笔说·物有常理者》:“凡物有常理,而推之不可知者,圣人之所不言也。磁石引针,蝍蛆甘带,松化虎魄。”参见“ 蝍蛆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蝍蛆甘带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其含义可从字面与引申义两个层面解析:

  1. 字面释义

    • 蝍蛆(jí jū):指蜈蚣。《庄子·齐物论》郭象注:“蝍蛆,蜈蚣也。”《汉语大词典》也明确记载“蝍蛆”为“蜈蚣的别名”。
    • 甘:意为“以……为甘美”、“嗜好”、“喜欢吃”。
    • 带:指蛇。古人认为蛇身形细长如带,故以“带”代指蛇。《庄子·齐物论》成玄英疏:“带,蛇也。”

      字面意思即:蜈蚣(以)蛇(为)美食。 更具体地说,古书记载蜈蚣有捕食蛇类(尤其是蛇的眼部)的习性,如《庄子·齐物论》成玄英疏:“蝍蛆甘带,谓蜈蚣蛇也。”《埤雅·释虫》引《庄子》旧注亦云:“带,蛇也。蝍蛆见蛇则啮其脑。”

  2. 引申义与用法

    此成语的核心寓意是“各有所好”或“物性不同,各从其欲”。它形象地说明世间万物(包括人)的习性、爱好各不相同,看似奇怪或难以理解的偏好(如蜈蚣吃蛇),在当事者看来却是自然且合乎其本性的。

    • 常用于说明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强调不应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喜好。
    • 也隐含事物间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的自然之理。

      在现代汉语中,此成语较为生僻,多用于书面语或学术讨论中,用以阐述事物差异性或特殊癖好。例如,《汉语大词典》在解释“蝍蛆”时引用了此成语,用以说明蜈蚣的食性。

权威参考来源:

  1.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注疏(核心出处):
    • 原文:“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
    • 郭象注:“蝍蛆,蜈蚣也;带,蛇也。”
    • 成玄英疏:“蝍蛆甘带,谓蜈蚣蛇也。”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庄子》

  2. 《汉语大词典》(现代权威词典释义):

    “蝍蛆”词条:“蜈蚣的别名。《庄子·齐物论》:‘蝍蛆甘带。’ 成玄英疏:‘蝍蛆,蜈蚣也…带,蛇也。’”

    汉语大词典 - 国学大师

  3. 《埤雅》(宋代训诂书,补充解释):

    “释虫”卷:“旧说蝍蛆能制蛇,…《庄子》曰:‘蝍蛆甘带。’带,蛇也。蝍蛆见蛇则啮其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埤雅》

网络扩展解释

“蝍蛆甘带”是一个源自《庄子·齐物论》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古籍和权威解释综合分析:

一、基本释义

二、深层内涵

  1. 美恶无定论
    《庄子》以“蝍蛆甘带”与“鸱鸦嗜鼠”并列,说明万物对“美味”的评判标准不同,强调美丑、好坏的主观性。

  2. 事物常理
    宋代欧阳修引申为自然规律,如“磁石引针,松化虎魄”,指万物遵循内在法则。

三、争议与注意

四、例句参考

建议查阅《庄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5、7)以深入理解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砭熨渤渤不嗣拆字格绰俏村程单杠點石刁猾迭更断发文身伏利俯拾即是改弦更张鲠论公莫舞挂一鈎子贵恙鬼疰谷行海源阁皇波蹇客箭旗搅破假是禁备进诗掎挈伺诈屦缕峻卓抗租连泗纸刘三妹龙野藐然明庶明禋墨池记木下三郎目珠平滑痞徒沁绿穷埜渠碗热室睿博沙涌盛躅十意衰倦水墨图私制缩迹谈言微中五鸠瞎榜下辈饷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