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署理的意思、署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署理的解释

[administer in an acting capacity;act as deputy;handle by proxy] 凡官员出缺或离任,由其它官员暂时代理职务

成祖即位,命署理礼部事。——《明史·宋礼传》

详细解释

本任官出缺,由别人暂时代理或兼摄。 清 刘大櫆 《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越二年,署理 五河 县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上头一面委人来署理,一面委员来守堤。”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这时候 赵尔巽 已经调京……在这过渡期间是藩台 王人文 在署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署理”是一个历史性较强的行政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官员职务的临时代理情况。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该词:

一、基本含义 指官员职位空缺或原任官离职时,由其他官员临时兼任或代理该职务的行为。例如《明史·宋礼传》记载的“命署理礼部事”,即皇帝临时委派官员代理礼部事务。

二、使用场景

  1. 职务空缺时:如原官病逝、调离等特殊情况(举例“署理五河县事”)。
  2. 过渡性任命:在正式任命前维持政务运转,如清代道光帝曾临时委派琦善署理两广总督(引例)。
  3. 试任考察:部分情况具有考察代理人能力的意图,类似现代“代理试用”(提到“试充官职”)。

三、与“代理”的区别 虽然两者都表示暂代职务,但“署理”更强调官方正式委派属性,常见于古代职官制度。而“代理”适用范围更广,可用于非官方场景。

四、现代应用 现代行政体系中已较少使用该词,但在港澳地区仍保留类似表述(如提到的香港署理行政长官制度)。部分商务领域存在“代办署理”等变体用法,但属非规范表述。

示例句子:
“上头委派人来署理”
“署理五河县事”

网络扩展解释二

署理

署理是一个由“署”和“理”两个字组成的词汇。

部首拆分:署-缶,理-王

笔画拆分:署-9画,理-11画

来源:署理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场。在古代,官府常常需要找人代理处理公事,这个代理的行为就称为署理,后来逐渐演化为指代代理、临时负责某项工作的意思。

繁体:署理的繁体字为「署理」。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署理这个词的写法稍有不同,用的是「書理」。

例句:他因为出差,将公司的行政事务署理给了副总经理。

组词:署理本身是一个动词,常常可以与其他动词结合使用,例如署理工作、署理会议等。

近义词:代理、负责、承担。

反义词:正负责、本人负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