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曹植的意思、曹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曹植的解釋

曹植(192-232) : 三國魏詩人。字子建,谯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子。封陳王,谥思,世稱陳思王。早年因富于才學,曾被曹操寵愛,欲立為太子。及曹丕、曹fe22相繼為帝,備受猜忌,郁郁而死。所作五言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練而詞采華美,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亦善辭賦、散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國谯縣(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以下是對其生平和成就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二、文學地位與成就

  1. 建安文學集大成者
    曹植被《詩品》稱為“建安之傑”,現存詩80餘首,辭賦、散文40餘篇,是建安時期作品最多的作家。其詩歌風格“骨氣奇高,詞彩華茂”(鐘嵘評),确立了五言詩的抒情傳統。

  2. 代表作品

    • 賦:《洛神賦》以浪漫筆法描繪人神之戀,辭藻華美。
    • 詩:《白馬篇》《七哀詩》《野田黃雀行》等,多反映社會現實與個人抱負。
    • 典故:“七步成詩”傳說展現其急智與兄弟矛盾。

三、生平經曆

四、曆史影響

曹植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為“文章典範”,其創作融合雅怨情感與華麗文風,對李白、蘇轼等後世文人影響深遠,王士祯更将其列為“仙才”之一。

如需了解具體作品内容或文學評價,中的詳細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曹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曹植(Cáo Zhí)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名臣,也是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因其才華出衆,他的名字也成為了一個詞彙,用來形容文采飛揚、才情出衆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曹植》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木(mù)和曰(yuē)。其中,木部表示和樹木有關,曰部表示語言、說話。總共有12畫。 來源: 《曹植》這個詞源于曹操之子曹植的名字。曹植在文學方面有很高的才華,所以他的名字也逐漸成為一個詞彙,用來形容具有文學才華的人。 繁體: 《曹植》在繁體字中的書寫和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對于《曹植》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較大的差異。 例句: 他的文筆出衆,可以被稱為一位曹植。 組詞: 曹植作為一個人名,一般不會與其他詞語組合。 近義詞: 文采飛揚、才情出衆 反義詞: 平庸無奇、才華平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