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赖的意思、属赖的详细解释
属赖的解释
犹依托,依靠。《魏书·崔光传》:“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则率土属赖,含生仰悦矣。”《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愿陛下简息游幸,则率土属赖,含生仰悦矣。”
词语分解
- 属的解释 属 (屬) ǔ 同一家族的:亲属。眷属。烈属。 类别:金属。吾属。 有管辖关系的,归类:属于。属下。属地。归属。直属。附属。隶属。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 系,是:属实
- 赖的解释 赖 (賴) à 倚靠,仗恃:依赖。仰赖。百无聊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留在某处不肯走开:赖着不走。 不承认:抵赖。赖账。赖婚。 刁钻泼辣,不讲道理;游手好闲,行为不端的人:赖子。无赖
专业解析
"属赖"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指依附、仰仗,强调一种生存或心理上的依赖关系。根据权威辞书及古籍用例,其详细释义如下:
-
本义:依附、依靠
- 指人或事物将自身托付、附着于他者,以求得生存、支持或庇护。这种依赖关系通常是单向的,被依赖方处于主导或支撑地位。
- 例:《后汉书·张奂传》:"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絜己,威化大行,属赖遂省。"(意指羌人因张奂清廉而依附归顺,依赖他的治理)。
-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 4 卷,第 208 页。在线参考:汉语大词典在线查询(需查询具体词条)。
-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第 3 册,第 2402 页。
-
引申义:仰仗、信赖
- 在依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心理上的信任和仰仗,含有将希望或责任寄托于对方之意。
- 例:清·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一》在解释相关词义时,虽未直接引"属赖",但其对"属"、"赖"的训释(如"属,托也"、"赖,恃也")共同构成了"属赖"一词的语义基础,即"托付依靠"、"恃以托付"。
- 来源: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影印本,卷一上。古籍数据库参考:国学大师(可检索《广雅疏证》原文)。
- 来源: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中,学者在分析古汉语复合词结构时,常将"属赖"归为近义并列结构(如: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
使用特点与语境:
- 文言色彩浓厚: "属赖"主要用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口语和一般书面语中已基本不用。
- 对象广泛: 依赖的对象可以是人(如君主、官吏、长辈、有德者)、物、抽象事物(如权势、恩德)或某种状态。
- 隐含被动性: 使用该词时,依赖方往往处于相对弱势或需要救助的地位。
- 中性偏贬: 其感情色彩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有时仅客观描述依赖关系(如《后汉书》例),有时则隐含缺乏独立性、仰人鼻息之意。
"属赖"意指依附、仰仗、信赖,是一个带有明显文言色彩的词汇,表达一种生存或心理上的托付与依赖关系。其具体含义需结合古籍上下文理解,强调对他人或他物的依靠和寄托。
网络扩展解释
“属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现代已较少使用。根据多个来源的综合解释,其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属赖”指依托、依靠,强调通过依赖他人或事物来达成目的。例如《魏书·崔光传》中提到“率土属赖”,意为天下百姓依托(君主的德行)。
二、出处与用法
-
文献出处:
- 《魏书·崔光传》中强调以德治国,使百姓有所依赖。
-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劝谏帝王减少游乐,以安民心。
-
结构分析:
- “属”表示归属、依附,“赖”指依赖、仰仗(参考“赖”单独释义),二字结合强化了“依托”的语义。
三、补充说明
- 现代适用性:该词属于文言词汇,日常交流中可用“依赖”“依托”等现代词汇替代。
- 注意:部分低权威来源(如)提到“责任欠缺”的释义,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为现代误读。
建议在理解古文时,优先参考《魏书》《资治通鉴》等原典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爱才好士白地款蚌鹬相持办艇常宁陈咸之憾魑魅崇藴传尸痨祠禄聪明绝世村宇鼎玉恩威并济诽谑扶伤敢莫根壮叶茂劀拭孤彴海户麾帜狐假鸱张蛱蝶健康茭艹阶席接翼极天际地捐背拘指狼吞冷焰铃箭晽晽厉骛罗告戮殃漫流濛濛松松磨洗挠折凝然凝心阙一不可戎号砂包善不商质神池十款天条事物泝水行舟童稂涂窜文书房侮谑宪访纤佻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