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战。《汉书·严助传》:“臣闻 越 非有城郭邑里也,处谿谷之间,篁竹之中,习於水鬭,便於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宋书·邓琬传》:“吾少习步战,未闲水鬭。”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至今早小子适逢承命往水鬭军营造册。”
2.谓两水汹涌相激的自然现象。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贵州 普定卫 有二水,一曰 滚塘寨 ,一曰 闹蛙地 ,相近前后。 吴 人从军至此,夜闻水声搏激,既而其响益大。居人开户视之,波涛喷面,不可逼近,坐以伺旦。及明声息,二水一涸一溢,人以为水鬭。”参阅《国语·周语下》、《宋史·五行志一》。
关于“水鬭”一词,目前并无权威文献或常用语境中的明确释义。结合字形和汉字演变分析,可尝试以下推测:
字义拆分
可能含义
注意点
若有更多背景信息(如出处、使用场景),可提供以便更精准解读。
《水鬭》这个词来自于中文,通常用来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景象或者形容人们激烈争斗的状态。
《水鬭》由两个汉字组成,可以拆分为「氵」和「鬭」。
「氵」是水的部首,表示与水相关的事物。
「鬭」是一个讹误字,正确的写法是「鬥」。它的部首是「鬥」,表示战斗、争斗。
按照部首和笔画分类,「氵」是第 3 个部首,「鬥」是第 110 个部首。
「氵」的笔画数为 3 画,「鬥」的笔画数为 18 画。
《水鬭》这个词在《康熙字典》中并没有收录,它可能是民间使用的词汇。
繁体字「水鬥」的写法是「水斗」。
在古时候,「鬭」字的写法会略有不同。在《说文解字》中,它的写法是「鬥」。
1. 雨下了一个晚上,河水变得水鬭起来,带来了巨大的洪水。
2. 比赛中两位选手展开了激烈的水鬭,他们拼尽全力争夺胜利。
1. 水流湍急
2. 波涛汹涌
3. 激烈争斗
1. 激烈战斗
2. 白刃争斗
3. 磨拳擦掌
1. 和平相处
2. 和谐共处
3. 彼此宽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