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存亡续绝的意思、存亡续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存亡续绝的解释

见“ 存亡继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存亡续绝”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在危难之际保存濒临灭亡的事物,延续即将断绝的传统或血脉。该词由“存亡”与“续绝”两个动宾结构组成,“存亡”强调对存续状态的维系,“续绝”则突出对中断危机的挽救,两者叠加形成强烈的拯救性语义。

从词源学角度考察,这一表述可追溯至先秦典籍。《论语·尧曰》记载“兴灭国,继绝世”,指周代分封制度中对前代贵族世系的延续,此为“续绝”概念的最早雏形。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三王世家》中进一步提出“存亡继绝”,用以描述诸侯国在政治动荡中维护宗族延续的行为。至唐代孔颖达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明确将“存亡续绝”作为固定搭配使用,标志着该成语的定型。

在语义演变过程中,其应用范围从政治领域拓展至文化传承层面。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评述文献整理工作时强调“续绝学于将坠”,将“续绝”的对象延伸至学术体系。现代汉语中,该词常用于描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物种或传统技艺的保护,例如《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项目即被学界视为“存续方言文化的重要实践”。

(注:根据知识共享原则,文献引用标注采用虚拟编号,实际引用需对应《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册第1246页、《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35页、《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10页等权威出版物。)

网络扩展解释

“存亡续绝”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背景

三、用法与延伸

  1. 语境:多用于政治、文化领域,如复兴国家、挽救传统文化等。
  2. 语法功能:作谓语或定语,例:“这项政策旨在存亡续绝,振兴濒危的非遗技艺。”()
  3. 感情色彩:中性,侧重客观描述挽救行为()。

四、近义与关联词

五、权威性说明

该成语在《汉典》《百度百科》等工具书中均有收录,且被多部文献引用()。需注意其与“存亡继绝”的细微差异:“续”更强调延续性,而“继”侧重接续动作。

别人正在浏览...

谙达熬熬煎煎百夫雄百思不解备尝辛苦奔败辩畅不到不好看车班班楚炬秦灰雌甲邓拓电工学堕怠缚褲根固光量挂羊头卖狗肉和谨横势坏裳为裤胡诌乱说激卬硷蓬接驳界首近房镜湖激切决败慨怅老底子臁肕连住子烈气蠡母邻老沦剥露索旅舍梅花眼槃还扒山虎骈趾崎峭弃琼拾砾毬路锦诗老收复鼠穴嵩构探子天赋观念体究鸵鸟政策为什麽闲争气孝恭消极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