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漕赋的意思、漕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漕赋的解释

旧时的漕粮赋税。 清 冯桂芬 《江苏减赋记》:“惟三十年来,官中一言一事涉漕赋者,必求其详,手録之,久渐成帙。”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一节:“ 江苏 、 浙江 一带漕赋一石,须纳米二石五、六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漕赋是古代中国通过漕运系统征收的粮食赋税,属于实物税的一种形式。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其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1. 基本定义
    漕赋指通过漕运征收的粮食赋税,是古代赋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漕”指水路运输,“赋”则特指以实物形式征收的税项。

  2. 历史背景与征收特点
    漕赋起源于漕运制度,主要用于满足中央政府的粮食需求,尤其在明清时期成为江南地区的核心税种。例如,江苏、浙江一带的漕赋税率较高,据记载需缴纳「一石漕赋对应两石五至六斗米」,反映了税负之重。

  3. 文献例证
    清代冯桂芬在《江苏减赋记》中提到,官员需详细记录漕赋相关事务,可见其管理之严谨。近代学者范文澜也指出,漕赋在地方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常引发民间不满。

  4. 与其他赋税的区别
    漕赋不同于货币税或劳役税,主要征收粮食等实物,且依赖漕运网络完成运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物流特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漕运制度或具体税率案例,可参考历史文献《漕运全书》及相关地方志。

网络扩展解释二

漕赋(cáofù)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漕(cáo)和赋(fù)。 漕字,是由水和草两个部首组成,草字代表植物,水字代表水,合在一起表示一种与水有关的植物。漕字的笔画数为11画。 赋字,是由贝贝钅贝三个部首组成,贝字表示财物,钅字表示金属,合在一起表示一种以财物作为赋税的行为。赋字的笔画数为12画。 漕赋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征收政策。在古时候,国家为了发展农业和提供国库收入,征收农民的一部分农产品作为赋税,用于维持朝廷开支和支持国家建设。其中,漕赋指的是对水稻和谷物等农作物的征收。漕赋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对水稻和谷物的征收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供应和经济发展。 关于繁体字的写法,漕赋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漕賦」。 古代汉字写法中,漕赋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在金文和篆书时期,漕赋的字形可能会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意义没有改变。 一些可能的例句包括: 1. 政府依法征收漕赋,用于国家建设。 2. 农民纳税时需要交纳漕赋。 与漕赋相关的一些词语包括: 1. 粮赋(liáng fù)- 指对粮食的征收税赋。 2. 赋税(fù shuì)- 指对财物征收的税赋。 另外,漕赋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