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洞学的意思、洞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洞学的解释

指古代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 明 陈沂 《游匡庐山记》:“ 南唐 昇元 中建学馆,以 李善道 为洞主,号‘庐山洞学’。 宋 知 江州 事 周述 学徒数千,乞赐九经,从之,洞学益显, 石鼓 、 岳麓 诸学不能也。”《庐山志》卷八引 吴炜 《重修白鹿洞书院记》:“所望上之所以教与下之所以学者,法 朱子 洞学之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洞学”是古代中国对设立于名山胜地的书院的特定称谓,尤其与自然景观中的山洞或幽静之地相关联。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洞学指古代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这类书院多选址于环境清幽的山林洞穴附近,如庐山、岳麓山等地,旨在营造远离尘嚣的治学环境。

  2. 历史背景与实例
    据记载,南唐昇元年间(937-943年),庐山曾建学馆,由李善道担任“洞主”,称“庐山洞学”。宋代时,江州知州周述因生徒众多,奏请朝廷赐予九经典籍,使洞学声名远播,甚至超越当时著名的石鼓书院、岳麓书院等。

  3. 教学特点与影响
    洞学不仅注重儒家经典研习,还承袭了理学传统。例如,朱熹曾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即洞学之规),强调“格物致知”与道德修养并重,成为后世书院教育的典范。

  4. 词源与演变
    “洞”字既指代书院所处的山洞环境,也暗含“洞彻学问”的治学理想。随着时间推移,“洞学”逐渐成为这类山林书院的代称,并融入地方教育体系。

如需了解具体洞学的建筑形制或教学细节,可进一步查阅《庐山志》等地方志文献(参考来源:、5)。

网络扩展解释二

洞学这个词意思是深入学习或研究某个领域或问题,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 拆分部首和笔画是:“⼴”(宀)和“⼝”(口)。 来源:洞学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和文化传统,具体的来源尚不确定。 繁体字:洞學 古时候汉字写法:洞學 例句: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洞学。 组词:洞察、深入学习、透彻研究等。 近义词:深入研究、全面掌握、透彻了解等。 反义词:浅尝辄止、肤浅认识、表面了解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