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收灯的意思、收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收灯的解释

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月十三日谓上灯,正月十八日谓收灯。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己酉岁客 吴兴 ,收灯夜闔户无聊。”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宝髻双双出綺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 清 黄景仁 《木兰花慢·十八夜对月》词:“道今夜收灯,半城犹照,剩管残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收灯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民俗用语,指元宵节后结束灯会、收起花灯的活动。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收灯”为“元宵节前后悬挂的灯,至节后收之,谓之收灯”,这一习俗可追溯至宋代。

从民俗学视角分析,收灯标志着春节庆典的正式结束。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六日收灯毕,都人争先出城探春”,说明收灯后民众开始新一年的农耕活动。该词在古典文学中常见,如李清照《永遇乐》词“收灯后,看看挑菜”,刘克庄《生查子》中“今年元夜时,灯盏半收”等,均以收灯作为时间节点,寄托时序更替的感怀。

古代礼制文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代官府在正月十八日举行收灯仪式,包含撤灯、祭神等程序,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现代民俗学者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强调,收灯习俗蕴含着农耕文明“张弛有度”的时间管理智慧,是古代社会重要的岁时记号。

网络扩展解释

“收灯”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传统节日习俗 指农历正月十八结束灯节的活动,与正月十三“上灯”形成完整节俗周期。这一用法在宋代诗词中已有记载,如姜夔《浣溪沙》词序提到“收灯夜阖户无聊”,范成大词中亦出现“收灯时候却相逢”的描述。

二、引申含义 由熄灯动作引申为“结束活动”的比喻义,如现代语境中可指会议闭幕、项目收尾等场景。此用法更侧重抽象意义的终止,而非具体节俗。


补充说明:该词核心含义仍以传统节俗为主,尤其在古代文献中特指元宵灯节结束的固定日期。现代引申用法相对少见,多出现在文学化表达中。

别人正在浏览...

边炮表荐秉臬鼻涕团诚贞赤悃愁滴辞活盗乱订约访提黼冔告警诰命人隔板宫外孕桧宅孤胜害淋的溷亵壶中日月坚韧不拔翦弱甲壳解识金柑疚惭纠讦均守宽仁枯窘连真立方根灵辕流哇潞佛子鹿卢緑盐麦米毛口马图梅花墅谦厚诮笑侵削燃指饶爽日中三洞慑锉寿元无量树栽算帒索郎投梭之拒脱氢亡去乌头马角徙都谐臣